提尼安島和關島,使日本的內防禦圈中的關鍵鏈條被砸碎,從而進一步改變了美日雙方的戰略態勢,美軍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防禦已岌岌可危。由於馬里亞納群島的失守,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就連最頑固的戰爭狂也開始對前途產生了動搖。1944年7月18日,東條政府垮台。日本海軍在太平洋上的末日即將來臨。
但日本軍國主義者並不甘心就此滅亡。日本的戰爭機器尚未遭到致命的打擊,海軍和陸軍還具有一定的實力。猶如輸紅了眼的賭徒,日本一意孤行,頑固地推行戰爭政策,困獸猶鬥。日本大本營重新調整了戰略部署,以期血戰到底。當時,對於日本的安全來說,要想保衛日本本土,就必須首先固守菲律賓、台灣和琉球群島,否則日本本土的防衛將失去最後的屏障。為此,1944年7月21日,日本大本營發布了稱為&ldo;捷號&rdo;作戰的防禦計劃,該項計劃包含四種作戰方案:保衛菲律賓為&ldo;捷一號&rdo;作戰方案;保衛台灣、琉球群島和日本本土南部為&ldo;捷二號&rdo;作戰方案;保衛日本本土中部為&ldo;捷三號&rdo;作戰方案;保衛日本本土北部為&ldo;捷四號&rdo;作戰方案。1944年8月初,日本大本營又進一步明確了&ldo;捷一號&rdo;作戰計劃。計劃包括陸海行動兩個部分,其中海上軍事行動是關鍵。日本動用三支艦隊參加海上行動。第一支是暫泊日本內海的小澤將軍指揮下的第三艦隊,擁有輕重型航空母艦4艘,另有2艘&ldo;戰列航空母艦&rdo;,2艘重巡洋艦,21艘輕巡洋艦和驅逐艦;第二支是暫泊新加坡附近林加錨地的栗田將軍的第二艦隊,這是作戰計劃中的主力艦隊,共擁有7艘戰列艦,11艘重巡洋艦,22艘輕巡洋艦;第三支是志摩清英的第五艦隊,由3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組成。此外,由大西&iddot;福留繁指揮的岸基飛機也將配合栗田艦隊作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