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8部分 (2 / 4)

大袁三公麾下的谋士们也有了些长进,尽管很反对大袁三公没有做好完全准备就发起复仇之战,但是在大袁三公强行通过出兵决议后,沮授和崔琰等得力谋士还是尽心尽责的为大袁三公的作战计划出谋划策,一起建议大袁三公此战务必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向兖州进兵,谋定而后动,看清楚曹老大如何出牌再后发制人,所以多少听进了一些劝的大袁三公行军速度并不算快,从邺城赶到馆陶与袁熙会师就走了八天,又在馆陶休整了两天,然后才缓缓南下仓亭,故意给曹老大留下了反应时间,让曹老大先有动作。

除此之外,考虑到冀兖两州的主粮收成时间问题,沮授还提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作战计划,那就是先把曹军主力吸引到仓亭一线,然后高壁深垒与曹军对峙周旋,把时间拖到七月底、八月初再发起决战!如此一来,届时以小麦为主食的曹军军粮必然不足,而以稻米为主食的袁绍军则可以获得充足的粮草补给,不仅能攻敌以虚,破敌后也有足够粮食支撑冀州队伍占领兖州中部与东部的城池土地。

有朋友肯定要问了,袁绍军的位置比曹老大的位置更加位于北方,为什么曹老大的队伍都是以小麦为主食。大袁三公的队伍倒以稻米为主食,是不是地理搞错了?其实这一点并没有错,大袁三公的地盘上能够种植水稻。是一个把巫婆扔进河里与河神交涉的混蛋搞的鬼,这家伙几百年前就已经在邺城一带大修水利,搞出了臭名昭著的西门十二渠灌溉万顷良田,所以位置居北的袁绍军地盘上能种高产水稻。黄河以南的曹军地盘上因为缺乏这样的大型水利设施,反倒只能种植低产的小麦。

话扯远了,言归正传。虽说心高气傲的大袁三公拒绝了沮授提出的这个丧心病狂的建议——也是绝对能让曹老大欲哭无泪的建议,但得知了大袁三公再度出兵的消息后,曹老大还是落入了沮授和崔琰的算计,急匆匆的亲率主力赶赴仓亭备战,还主动渡过了黄河在河北立营,不仅自入险地,还完全暴露了自军后劲不足的致命弱点。让沮授和崔琰等袁军智囊心中益发有底,更加坚定了把战事拖入消耗战的决心。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曹老大主动率军渡河安营,还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诱敌作用,不要说着急报仇的袁绍军众将纷纷到大袁三公面前请战。就是大袁三公也万分动心,一度打算放弃步步为营的计划立即出兵决战,幸得沮授与崔琰苦劝阻止,为大袁三公仔细分析利弊得失,大袁三公这才又改了主意,命大军缓缓而进,在仓亭以北三十里安下营寨,高沟深垒修建坚固营寨,做好持久打算。

结果这么一来当然苦了后勤不济的曹老大,等了几天不见冀州军队进攻,曹老大也只能是在兵力远远不如敌人的情况下硬着头皮主动出击,亲率大军到袁绍军营前搦战。而收到这消息时,大袁三公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什么都没有想到曹老大会以弱势兵力主动求战,沮授和崔琰则乘机指出这正是自军的对耗战术奏效,把曹老**到了这个地步,大袁三公恍然大悟之余,也亲自率领三子一甥与麾下众将出寨迎战,与曹军对阵于荒野。

两军阵上,为了激怒大袁三公促使其尽快发起决战,曹老大又亲自出马,故意在两军阵前当众招降大袁三公并嘲笑大袁三公的官渡惨败,而大袁三公父子果然中计,首次随父出征的袁尚公子还一拍赤兔马杀出阵中,手舞双刀要求斗将。见大袁三公最疼爱的三儿子亲自出马,曹老大当然也是大喜过望,赶紧要求众将务必生擒袁尚,谁知话音刚落,曹老大还没有来得及指派得力大将出战,部将史涣就已经拍马冲进了阵中迎战。

刚一交手,曹老大也就发现自己实在太过低估貌似绣花枕头的袁尚公子了,交战不过三合,袁尚公子就忽然放出一箭射中史涣左目,导致史涣落马而死,曹军大将乐进慌忙出阵与袁尚公子厮杀,斗了二十余合虽然不分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