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率主力活动于冀州(州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南)的广大地区,张角、张梁驻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张宝屯兵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成为领导起义的中心,后来由于张曼成、波才、彭脱、卜已的逐一战败,张宝也与张角合兵一处,共同驻守广宗。
张曼成自称“神、卜使”,率南阳黄巾军屯兵宛城,成为南方的黄巾主力;波才、彭脱领导的黄巾军,控制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汝南、陈国(治所今河南淮阳市)一线,成为东方的黄巾主力。三大黄巾军的主力分别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京师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形势看似十分严峻。
初时,在张角的极力约束之下,黄巾军的军纪甚是严明,每攻占一个城池之后,基本上是秋毫无犯,虽然也有个别黄巾军的将领或士兵作出了扰民之事,张角都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斩首。所以,在开始的时候,黄巾军还是颇受冀州、豫州百姓的拥护的,当然,这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就是起义初时,黄巾军的粮草供应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但是,此时朝廷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共分为四路大军,约十万之众,分别由四位中郎将统率。其中左中郎将皇甫嵩、南中郎将朱儁率步骑4万余人重点进攻颍川黄巾军;北中郎将卢植率北军五校士和地方官军进攻河北黄巾军;右中郎将丁淮率领步骑三万连同地方官兵进攻南阳一线的黄巾军。
官军进攻重点首先指向直逼京师洛阳的颍川黄巾军波才部。负责进攻波才部是南中郎将朱儶,此人颇有才华,但是为人却十分孤傲,并未将颖川的波才部放在眼中,这才导致了在阳翟之战中被波才军大败,从而影响了整个局势。
。
正文 第五章 宛城之战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04 本章字数:2987
南阳位处荆州北部,是荆州的一个郡,治所在宛城,是原荆州首府,也就是今天的南阳市。最早的主人是袁术,可惜袁术小儿称帝时已失了宛城,否则必当定都于此。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它是联系中原与荆襄九郡的通道。“隆中对”中孔明平定中原的两条出兵路线,其一便是由宛城直指洛阳。可惜关羽这个自大狂失了荆州,致使孔明的北伐孤掌难鸣,成了聊尽人事的徒劳。
后来,南阳郡便一直被张绣占领,直到曹操两次讨伐张绣之后,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投降曹操,自此之后,南阳郡便归曹操所有。
张角事发之后,率先响应起义的便是张曼成,在起义的时候部众共有七万余人,不到旬日,便已经发展到十五万之多。三月庚子日,张曼成击斩南阳太守褚贡,军势大振,之后张曼成指挥南阳黄巾主力进攻中原战略要地宛城,遭到信任的南阳太守秦颉的拼死抵抗,双方便在宛城之下相持。
丁淮率军三万,从洛阳出发,昼夜行军,赶赴南阳。一路之上,丁淮一边急行军,一边严明军纪。由于久历太平,官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军纪,都已经差到了极点,以这样的军队去对抗时下正盛的黄巾军,即使是兵力相当,也不一定取胜,何况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这是丁淮最担心的。
此时,在宛城,一场场攻夺血战正在进行。
南阳太守秦颉为官清正,深得百姓拥戴,在秦颉的鼓动下,南阳百姓纷纷为官兵捐粮捐物,并且组织乡勇帮助官兵守城。宛城之内原本有官兵三万,再加上两万乡勇,却也能有五万人守城。更由于得到朝廷援军不日便可到达的消息,宛城上下,士气大振,虽然人数不占优势,却能够数次将黄巾军的攻势遏制下去。
但是,在丁淮率军到达郦县的时候,战争发生了一些改变。
当丁淮大军到达郦县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张曼成在组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