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那山之所以叫孤山,无它,是因为老家方圆近百里路,只有这一座大山孤零零的矗立在那儿,其它地也有山,但都是小山,与大山差别太大,因为这一处大山与其它山不合群,孤零零地矗立在那,所以人们取名为孤山。
家乡的山,方圆百里以内,孤山最大,连绵不绝,犹如长龙盘地。可是跟这终南山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终南山就放大版的超大号的孤山。
杨云现在的感觉就是这样,这终南山跟家乡的大孤山差不多嘛,只是比家乡的孤山大,大了n多n多倍而已。
看这终南山的植被山貌,跟老家的大孤山也差不多嘛……。
是以,又有店家老者的指引,再加上跟前世家乡的大孤山多少有点类似,杨云一开始想当然地认为,算是半个轻车熟路,登这终南山并不难,然而事实却给了上了一课,狠狠地被打脸。
这终南山看着,倒没啥,不像华山那样险峻,嵩山那样奥妙,殊不知大山远观跟只身进入山中后完全是两个概念。
越只身进入这山中,越发觉这山中远不是远处看着那么简单。越往山中深入,越发觉跟远观完全不同,这山腹地纵深,山脚能依稀辨别人迹,可是越往要去的地方走,越往山中深入,里面是树高叶茂,荆棘遍布,路七弯八绕,走着走着,有时候就没路了,又得重新找路。
跟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想想后世的名山大川,游山玩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即便险入华山,自古华山一条道,道路艰险如登天,但只要胆子大,够细心和耐心,攀山越岭,依然不在话下。
其实后世爬山,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后世旅游业发达,名山大川早就被旅游公司给开发的,完善的不能再完善……。
再险峻的道,再难爬的坡,再危险的地,早已被规划的安全无虞,万人有来有往过,道路、景点早就被规划好,既不用防路上会万一遇到毒虫猛兽,也不用防前面的路是否有人走过没,压根不需考虑路上安全问题到底如何,如此以来,心态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全身心是完全处于一个轻松放心的心境中。
可这个时候,在古代,是没有旅游业的,进入这茫茫大山深处,要么是猎人樵夫,要么是真正想远离城市的隐士,人数何其稀少,道路自然而然何其艰难。
坦白说,不愧为南北分界之山,进入山中,跟在远处远远观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不过,按照先前从汴京出发时,带的终南山地形图,再加上店家老者的指点,尽管比想象的困难,杨云这也算功夫终不负有心人,尽管整整花了两天时间,还没有到达店家老者说的那真隐士的隐居之地,但好歹现在是来到了楼观台一带。
圣人西去,紫气东来。楼观台,这是昔年关尹子在函谷关候得老子后,关尹子与老子二人来到终南山,结草为庐,老子演说道德经,而当年隐居在终南山的具体处便是这楼观台这一带,这一处也可以说是终南山的标志之处。
到了这里,等于是到要去的地方,路程刚好走完了一半。
到了楼观台,绕过说经台,按照店家老者所说,说经台继续往西北方向走,再走三里左右到一山背上,有一磨盘峭石,翻过俏石,有一条仅容一人宽窄曲曲折折七弯八拐的羊肠小道,需走过这条羊肠小道,到得几处石洞,然后再沿着石洞,再进得几处洞府,方能寻到真隐士。
只是爬到了这里,杨云只觉浑身是累瘫了一般,不容易,真的太不容易了。杨云与几位便装的御林军先在此处歇息了几个时辰。
早在刚进山时,杨云就将原来隐秘在暗处紧随着自己、保护自己的御林军,还有明处紧跟着自己的,本来是三波人,全都不再划分为三波,而是大大方方地全都聚拢到一块儿起来,只分作了两波,齐退齐进进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