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藏匿玉玺”事件所展现的,就是一场说不清楚的争执。争执的双手各执其理,都认为自己没有做错。双方级别较高,孙坚算诸侯;袁绍不仅算诸侯,而且还是诸侯联盟的盟主。争执的程度也比较高,袁绍一方拔剑,孙坚一方掣刀。就差没当场开打了。争执的后果还没有完:袁绍修书刘表,教路上截住夺之。
这么一场争执,表现上的参与者就只有孙坚与袁绍两方。考虑前面袁术不发粮草,孙坚质问袁术的事情,可再牵一方。再考虑接袁绍书信的刘表,还可再加一方。停留洛阳的,还有十二路诸侯没有涉及。
次日,曹操就回来了。以自己的战败为资本,说:“诸公既仗义而来,何迟疑不进?操窃耻之!”众诸侯包括袁绍在内皆无言以对。这一次,没起争执。但涉及的范围就太广了。曹操把除了已经离开的孙坚之外的其余十四路诸侯全都得罪了。
一场争执,一场羞辱,还不足了众诸侯各怀异心、离心离德。“刘岱杀乔瑁”事件,则最终进行了证明。东郡太守刘岱,问兖州刺史乔瑁借粮。乔瑁推辞不与。这是明面上的原因。但刘岱为何找乔瑁借粮呢?粮草不是由袁术总督的吗?所以,刘岱所借之粮,并不是眼前吃喝所需之粮。然后,各回驻地之后,如果东郡需要兖州拔粮或借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呢?由此可见,借粮只是借口。杀人夺位,才是目的。刘岱一定事先推想过乔瑁的承受能力,假设乔瑁有可能借出两千石,刘岱一定会开口索借二十万石;就这,假设乔瑁偏偏就答应了,那么,刘岱立即就会提出借两千匹马。总之,一直加码到乔瑁拒绝为止。
乔瑁如期地拒绝了。于是,刘岱引兵突入乔瑁军营,杀死了乔瑁,降服其众。回到地方,就可以自领兖州刺史了。
第二卷 第81章 筹备守关
刘岱杀人了,杀的还是属地东郡的直属长官、兖州刺史乔瑁!关东群雄之中,盟主袁绍,尽管四世三公,家世显赫,但却仅仅担任郡守。如论官职,则是刺史最大。刺史共四人,冀州韩馥、豫州孔伷、兖州乔瑁和徐州陶谦。但刘岱不仅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士兵增多了,地盘扩大了,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乔瑁被杀了!身为刺史,关东群雄之中级别最高的官员,就这么被人随便找个借口就干掉了。然而,却没有人伸张正义,没有人报仇雪恨。人马被吞了,地盘被占了,乔瑁一下子就变成了过眼云烟。
“刘岱杀乔瑁”,对于喜爱《三国演义》的读者来说,往往会忽略掉。田润以往看过的穿越小说中,主角取代孙坚藏匿玉玺的都有一本,但却没有人对此事进行过关注。田润自己以往也只是知道此事,同样没有觉得重要。直到自己穿越之后,重新设身处地进行仔细的思考,这才发现“刘岱杀乔瑁”事件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面对着刘岱与乔瑁两个人截然不同的下场,其他诸侯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们会把自己想成刘岱,也会把自己想成乔瑁。他们也希望像刘岱那样,找一个别的诸侯下手,杀人夺兵占地;但是又害怕自己像乔瑁那样,被别人随便找个借口,嘁哩咔喳了。人人的眼中都显露出豺狼一般的光芒,人人的心中都滋生了老鼠一样的惊恐。他刚才看我一眼,是什么意思?他居然没有看我,又是什么意思?因为“刘岱杀乔瑁”事件,关东群豪一下子变得战战兢兢、疑神疑鬼起来。
这日子没法呆了!只有千日做贼,哪能千日防贼?而且,防一家诸侯还行,这么多诸侯在一起,又能怎么防?如果别人联合几家诸侯一齐动手,防了也等于没防!没办法,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