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部分 (1 / 2)

当初公孙渊闻魏军来攻,求救于孙权,孙权也出兵为其声援,并给公孙渊写信:“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深深为贤弟感到担忧啊。”但是当司马懿真正达到辽东之时,实际情况却是比他想象中的困难:一是公孙氏政权存在三代48年,将近半个世纪,树大根深,很难一下扫清。第二,四万人长途奔袭,后勤补给困难。第三,深入敌人敌战区去作战,没有后方。孤军玄远,危机四伏,所以征辽东这事对司马懿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运作技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司马懿采用第一招是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军的襄平本营。接着整顿阵列前进,敌军果然如司马懿所预计那般出来截击。司马懿对诸将说:“我之所以不攻其营,正是要等现在的局面。”于是指挥魏军痛击。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这第二招引蛇出洞之计,打蛇七寸,将公孙渊围困于襄平内。

此时适逢连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魏军恐惧,诸将思欲迁营。司马懿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违令被斩。军心始安。这第三招杀一儆百,不仅是树立了司马懿在大军中权力威风,也让军心更加稳定。

公孙渊军乘雨出城,打柴牧马。安然自若。魏将领请求出击,司马懿不允。司马陈圭曰问司马懿:“当年攻上庸,八路并进,昼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时间里,攻下坚城,杀了孟达。这次远道而来。为什么行动却更加缓慢?”

司马懿说:“当年孟达军队少而粮食能支持一年,我们的兵是孟达的四倍粮食却不足一月,以一月粮的军队对付有一年粮的军队,怎能不速战速决?四打一,即使一半人伤亡,也是可行,当时不计死伤,正是要为有限的粮草争取时间。而今敌兵多我军少,敌粮少我粮多,又遇大雨,想速战也不可能。从出兵开始,我就不担心敌人来进攻,而是怕他们会逃跑。如今敌军粮草将尽,我军包围尚未合拢,若现在抢掠牛马,会逼他们逃走。兵者诡道,善因事变。他们现在凭借人多和大水,虽然饥困,也不肯就擒。这时候更当稳住对方,不能为得小利而把敌人吓跑。”

司马懿将计就计,故意示弱。朝廷听说雨大敌强,不少人请求召还司马懿。魏明帝却说:“司马懿临危制变,生擒公孙渊指日可待。”

月余,雨停,水渐退去。魏军完成对襄平的包围,昼夜强攻。城内粮尽,死者甚多,其将杨祚等降。时偶有流星自城西南向东北划过,坠落在梁水附近,城中愈发震恐。城中已经是开始人吃人,公孙渊也很惊惧,于是主动求降。这正是司马懿的第四招围而不攻,关门捉贼。

八月,公孙渊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解围而缚。司马懿斩杀使者,发布檄文严责:“昔日楚和郑是并列的国家,郑伯尚且肉袒牵羊而迎楚军。孤家为王者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要我解围退兵,如楚郑一样同列相待。二人年老糊涂,必是传话不符原意,已经将他们斩首。若还有话要说,可再派年少明智果决的人来。”

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来请求定日期送人质。司马懿对他说:“作战的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公孙渊若不肯自缚请罪,就是决心寻死了,不须送什么人质。”

公孙渊欲从城南突围,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公孙渊战死在梁水边上。司马懿进入城中,释放了当年被公孙渊篡夺官位的公孙恭,又为被公孙渊迫害的纶直等人修了坟墓,表彰他们的后代。下令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仅杀其中顽固凶恶的人而已。各位被公孙渊所连累的人,全部宽恕。中原人愿意返回故乡的,各随己愿。”

司马懿这是传播价值观。屠刀让人掉头,文化让人点头。只有点头的手段才能带来长治久安,文化解决一直,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