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以前博物館的遊客只能通過肢體語言和手機翻譯和這些博物館的「員工」們交流,現在到了《華夏onle》終於可以盡情交流,自然都熱情地圍著庖丁一頓猛夸。
庖丁以前也是給一國之君表演過的,即便這次的圍觀人士有點多,他也一點沒緊張,甚至連解牛過程都變得更有節奏。
倒是這會兒被玩家們圍著夸,叫他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笑著回答玩家和村民們的問題,可惜沒有牛了,要不然他還可以再給大夥表演幾次慢動作。
不過雖然沒有牛,豬還是有的,村民們眼看就要入冬了,正是做臘肉的好季節,當即請求庖丁留下來給村民們展示展示解豬技巧。
庖丁受到這樣熱情的款待,當即欣然留下。
村民們歡喜不已,各自歸家搜集建房材料,要動手給庖丁建造一處宅院。
有手藝的人在哪都受歡迎!
玩家們看到村民們歡天喜地地接納庖丁當新居民,頓時有些傻眼。這算是技術落戶嗎?
沒想到一兩千年前的老祖宗就講究這個了!
接著玩家們開始狂喜:剛才的庖丁解牛技巧他們沒學會,造房子總能學了吧?
由於李白他們回去歇著了,大夥沒機會再出去,所以自告奮勇要給村民們打下手,學搗漿的學搗漿,學糊牆的學糊牆,務必學會茅草屋建造技巧!
當然,即便是茅草屋,最開始也是從打地基開始的,所以學打地基的最先動起手來,哼哧哼哧幹活幹得挺歡。其他人擠不進去,就開始去別的地方摸索學習或者開錄像記錄打地基過程。
村民們必須用腦子記憶,她們可以依靠登陸艙記憶啊!登陸艙就跟她們的隨身電腦差不多,即使她們在遊戲裡也能調取相關視頻或者資料來研究,儲存點造房子視頻根本不算事!
不過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見,覺得都玩開放了,光是造茅草屋有點不太得勁,不如搞點樹屋啊懸崖屋啊石頭屋啊之類的特色民居。
其他玩家雖然覺得這種想法很好,但是他們沒有工具也沒有技巧,現在連個堆放東西的地方都沒有,還是準備選攢點貢獻值搞個宅基地建個房子再說。
至於房子怎麼樣,目前還沒有多高的要求。
能放東西就好!
背包裝不下,是收集癖玩家永遠的痛!
現在她們每次採集到新植物新礦物,都得馬上吃掉或者送去博物館分館那邊攢貢獻值,自己根本沒機會留下點什麼。這樣簡直失去了收集的快樂!
所以大多數人還是決定學習現成的茅草屋建造技術。
畢竟對於這個村子目前的生產力水平來說,村子裡這種房屋應該是就地取材能建出來的最優解了。換成別的屋子,可能要麼找不到建築材料,要麼生產技術達不到要求。
要相信勞動人民的智慧!
等把周圍的資源開發出來,他們大可以再推了房子重造,完全沒有問題。
群眾頓時幹得熱火朝天。
吳普倒是帶著一群對甲骨文很感興趣的人與李清照她們一起復原甲骨文做法。
首先當然是要把骨頭處理好。
接著是讓文豪隊諸位代表撰文紀念這次《華夏onle》順利開服。
吳普本人啥都不干,光在旁邊敲起了邊鼓:「字別太多,我們刻不來,尤其是老杜,你要克制一點,千萬別寫那種一百句的長詩。我們稍微意思意思就行了,你看看這些骨頭,要往上面刻字很不容易的!」
杜甫:「…………」
杜甫想回吳普一句「你行你上」,可惜苦於自己不精通現代網絡術語,沒法精準而簡潔地表達心中感受。
好在幾個人還是迅速把詩文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