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的入门技能。
棺材下葬后封土时,使用的往往是特殊土壤。
即便墓最上面回填的原地土壤,也因挖坑时不同层面的土混到了一起,而造成了不同的土色。
这种土,有个术语,叫“花土”,也有人叫“五花土”、“大花土”,如果发现了“花土”也就找到了古墓的线索。
秦公一号大墓就是因“花土”的出现而被找到的。
1976年,一赵姓村民推着小土车来到这里,他要挖点土修补自家的院墙。
铲出的黄土有的土块颜色很杂,与其它地方的土色明显不同,有黄有红,土里还夹杂着不少碎石子,土质非常坚硬。
赵姓村民闲谈中,提到了这件蹊跷事,正巧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前来调查,凭经验初断,这地下有东西。
不久,考古队赶来实地勘察,果然是一座古墓,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古墓,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秦景公被找到了。
由于“花土”容易暴露目标,古人也曾想出了一种方法,就是挖葬坑时,将挖出的土按先后不同的次序,由下往上堆放,封土时再反过来回填。
元朝皇帝的陵墓至今一个也没有发现,这与秘葬有直接关系。
在秘葬时,蒙古人将坑挖得很很深,但土不能挖碎,要成块。
土块都要小心地按次序放好,等棺椁下葬后,再按原位置将土块放回。
这样处理后的墓葬,即便北派盗墓贼擅长使用的“洛阳铲”,也无法发现异常。
但汉族人就没有考虑这么远,似乎不拘小节。
不只不秘葬,还为唯恐天下人不知道,堆老高老高的坟头让人看着。
这种有意无意的大意,给盗墓贼提供了极好的盗墓目标和机会。
如果看到“花土”,探针或洛阳铲下去,再看到白膏泥,那下面有古墓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白膏泥,学术名称是“微晶高岭土”,是一种极纯净的黏土,在华夏不少地方都有分布。
但以江西景德镇高岭的白膏泥质量最好,故名“高岭土”。
高岭土土质细腻、湿润,粘性十足,最显著特征是渗水性小,是上等陶瓷生产用土和化工原因。
景德镇的陶瓷闻名中外,就是因为它的土好。
高岭土为什么又叫白膏泥呢?
……
第706章 夏雪出现
因为这种土潮湿时呈青灰色,故称青膏泥;晒干后则呈白色或青白色,才称“白膏泥”。
因为粘性大,分子紧密,有神奇的防腐效果。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白膏泥这种特性,秦汉时期的大型墓葬很少不用白膏泥的。
如果当地没有白膏泥,则用石膏、石灰来合成,人造白膏泥,也相当管用。
现在大家一提盗墓就想起洛阳铲,这种铲子为什么这么神?
就是容易带出地下土壤。
根据所带出的土质颜色,特别是带出了白膏泥,简单分辨一下就可断定底下有古墓了。
有经验的盗墓贼,还会闻一下花土和白膏泥散发出的味道。
味道重的,下葬时间可能越早,反之相反。
再加上每个时代所用葬具材料和白膏泥成份的差异,所形成的气味也不同,据此就能判断出是什么朝代的墓葬了。
第二种方法,就是属于修为有成的风水修士所用的。
一般来说,只要修炼出一定程度神识的风水修士,就能够感应大地气场的变化,这是风水修士的本能。
只要稍微有点经验,就能够根据气场的变化,判断出这里是否拥有古墓,甚至还包括,古墓的规格,大小,等等。
秦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