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2 / 5)

萨马兰奇:你要做一些重大决定,你必须慎重。

从1980年到1993年,萨马兰奇连续三次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1997年,他接受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请求,继续连任一届。2001年,萨马兰奇期满卸任,并成为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杨 澜:有人说,您接手的是一个19世纪的国际奥委会,您把它直接带进了21世纪。但您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或者未完成的心愿?

萨马兰奇:没有,没有什么遗憾。你知道我于2001年在莫斯科奥委会最后一次会议上辞去了我的职务。在这一次会上,我们做了两个重大决定,其中一个是决定由北京举办下一届奥运会。

杨 澜:对。

萨马兰奇:这是我多年来的夙愿。我认为中国有资格,应该来举办奥运会。第二个决定是选出了下一届主席。你知道,我们选了罗格。

杨 澜:是不是也有一点伤感呢?对您个人来说?

萨马兰奇:是的。

杨 澜:怎么说?

萨马兰奇:我挺难过的,因为,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工作,我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但是凡事有开始,总有结束。最近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我有一次访问北京时,我和我的秘书迷路了。一个中国人过来问我,您是萨马兰奇主席吧,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我迷路了,他就说跟我来吧。

杨 澜:是吗?发生在北京吗?我们不能让您迷路的。

萨马兰奇:他把我领回了宾馆,然后他问我,他能否明天带家人——他的妻子孩子来跟我合个影。当然可以了,于是第二天他们来了,而且我记得一年后,他还来洛桑看望我。

杨 澜:是吗?真是太好了。

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

2001年7月13日,有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终于把奥运会迎进了自己的家。而宣布和见证这个胜利的,正是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就在北京申奥成功三天之后,2001年7月16日,萨马兰奇结束了他在国际奥委会21年的主席任期。因此有媒体评论说,一切仿佛早已注定,萨马兰奇终于陪伴中国实现了这个奥运心愿。

萨马兰奇:我以前说过( 北京申奥成功 )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杨 澜:为什么您觉得是您的一个梦想呢?

萨马兰奇:我在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我和中国的关系一直非常亲近,可以说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而且在看了中国为此次奥运会做的准备后,我敢肯定中国会——而且一定能将它办成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

事实上,萨马兰奇和中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29年前。1978年,中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刚刚打开对外开放的门户,一切开始重新焕发活力,而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尚未恢复,10亿中国人被排除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外。就是在这一年,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第一次访问中国。

此后,他开始四处奔走,劝说欧洲奥委会委员支持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一年后,这一提案终于被通过,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

萨马兰奇:我那时想不通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国。那时中国想成为国际组织成员,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唯一代表,这就意味着台湾必须退出国际组织,像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但是你们的领导对台湾非常大度,因此台湾青年才能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参加奥运会,用中国台北奥委会会旗及会歌。这个决定实在是太奇妙了,因为我们向世界证明,奥林匹克运动是面向全世界的青年的。

这是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