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部分 (3 / 5)

因为这些事情有的不好公开,还有李显也觉得王画扫了他的面子。所以连传旨的人都没有交给太监去办。

王画又当着李裹儿的面,再次写下一份奏折,又说了功必赏,罪必罚。所以公爵不能受。况且他及冠之年还没有到,又是异姓为爵,高处不胜寒,不胜惶恐,陛下这不是优待,而是捧杀。

当时王画写这份奏折时,李裹儿正在一旁观看,看到这里时,李裹儿都笑了起来。可细细回想了一下,也不是没有道理。

王画又写道,另外一个人天赋固然一部分,然而许多东西是学来的。特别立于朝堂重臣,每一项举措事关千万百姓幸福。这份本领也有一个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就象他做武官之职,也是先从一个下府折冲都尉做起的,一步步得来的实践经验。可就是这样,还有用人不当的过失。

因此,如果陛下真要宠爱于臣,要么赐臣秘书少监之职,要么赐臣进入昭文馆担任一名学士,先学习几年再说。其他职位不敢受也绝不受。

所谓的秘书少监也就是秘书省的副长官,而秘书省职责就是掌管国家典籍图书之事。说句不好听就是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任务。虽然秘书少监也是一个,从四品的官员,然而这个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但好在藏书万轴,如果好学之士进去,都是如鱼得水。王洲…羔想夹,正好喜欢看书。坏有现在他想低调行面种苫个大隐于朝的机会。

可这也是他想一下,李显也不会同意,如果那样做,估计都有大臣进谏了。

还有一个职位。那就是昭文馆学士,这是一个五品上的职位。也是一个冷门的衙门。

其实后来人们更加熟悉唐朝的是翰林院学士,不过翰林学士由来还要到后面几十年,后是玄宗设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后来又因为中书事务繁多,文书垂滞,又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到开元二十六年,才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演变到后来,因为翰林学士与皇帝经常得以亲近,权利越来越重,被称为内相。

最有争议的就是李白的供奉翰林是不是翰林学士。肯定不是的,翰林供奉与供奉翰林是两回事,玄宗四年前重组后已经没有了翰林供奉之职,如果李白是提前四年做了翰林供奉,也可以大胆地说一句,等于是翰林学士。这一个颠倒,两种性质了,而这个职位更没有草诏掌内命的权利,说白了就是一个玩官。陪皇帝开心的。

翰林学士本身也没有官品,他们的官品是在朝堂上另一个职位,从六部尚书到校书郎,只要有学问皆可以得选。

除了翰林学士,还有一个集贤殿学士,这也是中书省主管的一个部门。

可同样也是玄宗时设立的,现在还没有出现。

在李治病重时,唐朝又设立了一个北门学士,这是因为武则天深居内宫,不能很好的驾驻国家政权的产物,这些学士等于是武则天智囊。不过随着武则天登基后,这个职个再次冷落下去。

昭文馆就是原来的弘文馆,因为李显避太子李弘的名讳刚刚改名的。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还有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不过学生人数很少,都是皇族贵戚与超品高官弟子,还有校书郎,掌校典籍。但在朝堂上有制度沿革与礼仪轻重时,昭文馆学士可以参议。

还是一个闲职,不过比原来的秘书少监实质的权责稍微大一点。看到王画这份坚持后,大家再次哭笑不得。

不过没有办法,王画总要安排下去。只有安排了王画,才能决定血营何去何从,不然血字营军队一天不撤离洛阳,也是朝廷的一大心病。

最后李显也啼笑皆非地下旨。让王画先担任昭文馆学士。

随后又下旨让武三思再次监任营督之职,可做了一些变动,武三思与王画一样,有命令血营权利,只是手段换成遥控指挥。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