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是皇子,出宫也不得随意,须得陛下批准,陛下召见他的次数不多,对他这个小儿子看来也不太重视,只前后召了他两次,问的都是些在尼山求学的事。
皇帝状似无意的提起,江淮一带常有水患,百姓苦不堪言,朝廷的赈灾银一笔一笔拨下去,毫不奏效,国库再充盈,也经不起这样损耗。
这些灾银去了何处?皇帝心里有底,梁凉也明白。
皇帝叹了句,灾情不容乐观,若不得抑制,恐有动乱。我朝之大,难道无人能办此事?
赈灾一事,向来难办,地方的官员大都靠结党买官上位,与朝中高官勾结,官官相互,见了这么大笔银子,哪有不眼红的。
眼下国库是不能再拨银了,眼看灾情日益恶化,有了,梁凉灵光一现,想起个人来。
梁祝里似乎有过这么一本书叫《治水方略》,而这本书出自某个人之手。
他大胆提议,“父皇,儿臣识得一人,或有此才。”
说起梁山伯,梁凉又想起一人,同样品学兼优的学子,于彤。那个已是尼山学子,却常喊他公子的人。
不觉间已是三月不见,甚是想念。
皇帝点点头,见他神色黯然,随口问了几句另他退下了。
皇帝的脸色越发苍白了,明明很不舒服的样子,仍然坚持处理案几上成堆的公文奏折。
书房外响起踢踏踢踏的脚步声,有太监进来禀告,“陛下,四殿下到了。”
皇帝点点头,挥手让太监出去传唤,只是脸色更差了些,梁凉借机退下。
走到门口,正撞见在书房外等候的四皇子。
“七弟,许久不见,一切安好?”
“小弟很好,多谢四哥关心,看四哥的神色,似有喜事?”
四皇子心情很好,简直眉飞色舞,唇边的笑意无法遮掩,“确是一桩喜事。”
反观皇帝越来越差的脸色,梁凉愈发觉得怪异,里面莫非有隐情?
57
57、梁山伯进京 。。。
说来奇怪,梁凉回宫以来除了四哥并未见过其他兄弟,按排行来算,他还有五位哥哥,只是他从未知晓,也不曾听人提起,偶然逮住个小宫女要问个究竟,那婢女支支吾吾答不出所以然来,梁凉越发怀疑。
只是四哥春风满面,叫他不好多问,隐隐觉得这事同他有关。
一日被皇帝召到金銮殿上,说是有要事相商,坐了顶矮轿颤巍巍去了,矮轿到了宣卫门正碰上四哥的轿子自东边而来,两人笑着打了招呼,四皇子笑的随和,“七弟你来了。”
两顶轿子并排而行,两人说着话,“四哥也在此。”
“不知父皇召我们何事?”
“自然是要事,且今日之事十分有趣,值得期待。”
梁凉略微踌躇,隐隐不安。
直到四皇子道,“到了。“
轿子落地,两人并肩而行,进了殿门,远远望着走廊处殿门口跪了黑压压一片人头。
小太监尖细的嗓门扯开,“四殿下,七殿下到。”
大殿中央立了许多大臣,分成两列排的齐整,他们纷纷低着头满脸虔诚。
皇帝高高坐在宝殿上,金冠加身,长袍曳地,显得身形修长,华贵无比,脸容挡在帘子后面看不分明。
皇帝抬手示意,小太监走过来对四皇子说了句什么,说完转向梁凉,“七殿下跟我来。”
在小太监引导下,他站到左首大臣前面,再看四皇子,理所当然占据了右首第一的位置。他看着四皇子,四皇子对他笑笑,便不看他了,眼睛一瞬不瞬盯着殿上帘后之人。
看这阵势,是百官朝会,梁凉想到一个人,转过头往后看,没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