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部分 (4 / 5)

我一直疑心薛宝钗居处“蘅芜苑”,诗号“蘅芜君”,都是从这《香谱》中化出来的。

大观园中每一座庭院取名都有典可据,实为作者匠心经营,亦可见其知识的博洽。人如其居,居喻其人,人居一体,方显人美,正是其《红楼梦》一书魅力之所在!

不过,深究细研之后,我想作者如此着意地写薛宝钗之“香”(还有服“冷香丸”故事),应当还有另外一层隐喻之意。其一,佛经大辞典有云,梵语“健达”译曰“香”。所谓“健达”者正是薛宝钗形象及人格写照。其二,佛国名有“香国”者,“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大观园是“香国”,而蘅芜苑则是“香国”中的真正“香国”,即所云“苑园皆香,其食香气”也。其三,“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此则与宝玉结局是披上大红猩猩斗篷离家出走相一致,“香”也是一条千里伏线。

在现实的生活中,香气袭人醉绝非是作者的故意杜撰。但在我的经验中,即使蘅芜之香有“历月不歇”之功效,却总有香消味散之时,这是世闻万物的共同规律——

香如此,人也如此,概莫例外!

2004年12月18日

探春读过《孟子》

探春读过《孟子》

——“自杀自灭”一说

探春是《红楼梦》中所写的有才干又有抱负的女强人。她年龄不大又是庶出,但她并不像惜春那样绕着是非走。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时,探春的气度、眼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大快人心!

小说写到抄家队伍来到三小姐住处,探春喝令秉烛而待,气势就非同一般。然后晓之以大义,说道: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将这段话核之历朝历代,大门小户都合用,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可惜这样振聋发聩的文字,至今并没有几个人真正读懂,更不要说什么“红学家”了!

“自杀自灭”,古今中外弄权者皆擅用,而且用的非常熟练,不学自通,所以才能“一败涂地!”

如果要寻根求源,《孟子·离娄上》(卷七)就已经写出来了,流传了几千年,注了几百遍。其原文云: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探春对圣人的话“活学活用”,用的是地方,用的是时候。可怜,王熙凤、平儿还有那些帮凶者,哪里知道圣人的道理呢!

王夫人昏聩,只是一味的“惑奸谗”,王熙凤是为了洗清自己。至于那王善保家的只不过是借机报私仇,况且那“家”是贾家的,灭不灭管她屁事!在这一群人中,他们想的都是自己,没有人想“家”,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家国一理,两千多年前的孟子,还有二百多年前的曹雪芹,乃至小说中的探春,显然比起今日某些官僚有见识——他们还懂一句“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最可怕的是“自杀自灭”!

2004年7月6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猫不拿耗子倒咬鸡

猫不拿耗子倒咬鸡

——王熙凤俗话连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猫不拿耗子倒咬鸡”就是千奇百怪中的一奇。

《红楼梦》第69回写王熙凤“弄小巧借剑杀人”,即利用秋桐去害尤二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