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大唐气象诗词> 第30章 悄然坐大的吐蕃(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悄然坐大的吐蕃(下) (1 / 5)

【03】安得猛士守四方

大非川惨败,高宗诏令宰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专司防御吐蕃,战略重心也随之全面向西南倾斜。

咸亨三年(672年)二月,高宗下诏,将吐谷浑国民全部迁往浩亹水(今甘肃兰州永登大通河)以南。

被吐蕃打怕的吐谷浑仍觉不够安全,继续向北迁移到了灵州(今宁夏吴忠)一带。高宗在他们居住的地方设置安乐州,让慕容诺曷钵做刺史,其原有疆域全部划入吐蕃版图。

四月,吐蕃使者论仲琮赴长安朝贡。高宗向他了解吐蕃风俗,他说:“我们国家贫瘠寒冷,民风纯朴粗犷。然而法令严整,上下一心,参决事务通常自下发起,对大家有利的就去做,因此才能保持长久。”

高宗用吞并吐谷浑、击败薛仁贵、进犯凉州的事情责备论仲琮。论仲琮不卑不亢的答道:“臣只是奉命朝贡,您所说的事臣不知情。”

当时的大唐,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强国,说万邦来朝并不为过。那些前来朝贡的藩属国使者在大唐皇帝面前哪个不是卑躬屈膝,吐蕃使者能以平等姿态回应高宗,自然是仗恃他背后有个强大国家。

高宗欣赏他的勇气,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厚赏了他,派官员黄仁素随他回访。

无数历史事件证明,若想赢得强者尊重,首先要有足够资本,否则只能遭人蔑视!

如果说吐蕃前期只是在蚕食大唐管控松散的羁縻地带,那么自仪凤元年(676年)起,强大起来的吐蕃开始觊觎大唐直管的富庶州府。

闰三月,吐蕃以吐谷浑故土为基地,进犯鄯州(青海乐都)、廓州(青海贵德)、河州(甘肃临夏)、芳州(甘肃迭部)。

这四州的得失直接关乎河西走廊安危,如果被吐蕃所占,大唐与西域的联系将被彻底锁死!

身染风疾、经常头痛目眩的高宗,强撑病体下达了一系列指示。

诏令左监门卫中郎将令狐智通,紧急调动兴州(陕西汉中略阳)、凤州(陕西宝鸡凤县)等关中府兵前出,充实前方兵力。

诏令工部尚书刘审礼、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军征讨吐蕃。

仪凤二年(677年)五月,吐蕃攻打扶州(四川松潘)临河镇,擒获了镇将杜孝升,逼他写信劝松州都督(都督府位扶州)武居寂投降。

杜孝升宁死不从,眼见大唐援军赶到,吐蕃扔下杜孝升撤军离去,杜孝升收拢残部继续坚守,被高宗提拔为游击将军。

八月份,宰相刘仁轨奉命坐镇洮河军府(今青海贵德南),统一节制边境各路唐军。

刘仁轨曾在白江口一役歼灭四万倭军名扬天下,高宗派他去,也是想借助他的声望镇住那些骄兵悍将,避免因薛仁贵、郭待封将帅不和,导致大非川惨败的悲剧再次上演。

如果单从能力上看,刘仁轨完全可以胜任总指挥一职,但他为人过于耿直,在朝中得罪了不少权臣。特别是与同为宰相的李敬玄不和,李敬玄死活看不上刘仁轨,只要刘仁轨在前方有所奏请,他不管对错都要从中作梗阻挠。

刘仁轨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几次三番受到李敬玄的刁难,让他决意报复。他知道李敬玄是书生,从没打过仗,便故意向高宗奏报:“敬玄他有大才,镇守西境非他莫属。”

李敬玄当然清楚这是刘仁轨在阴他,再三推辞不肯前往。高宗愠怒的说:“仁轨如果需要朕去,朕也会去,你怎敢拒绝。”李敬玄不敢再吭声,只能乖乖就范。

仪凤三年(678年)五月,李敬玄不情不愿的接替了刘仁轨,出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并代理鄯州都督,全权负责攻讨吐蕃事宜。

刘仁轨这事做的一点也不地道,与他在孤悬海外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担当和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