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机有较高的信号输出功率,以有效地保持探测器与地面站的联系。同时,为了将更多、更好的探测数据传回地面,“嫦娥一号”的数据传输系统使用了高增益定向天线,这种抛物面形状的天线可以转动,保证在绕月飞行期间指向地球。
热控分系统是“嫦娥”穿的一件冷暖两用服。绕月飞行时,探测器处在忽冷忽热的太空环境下,这件衣服要做到热的时候不热,冷的时候不冷,保证探测器内部的恒温,这是个世界性难题。
电源分系统如同嫦娥的心脏和血液,由太阳电池帆板、蓄电池和功率调节器等组成。它把电能统一调配后输送到各仪器设备,保证所有仪器的能源供给。嫦娥的一对太阳能大翅膀,能够追随太阳调整姿态,保证全年任何时候都可发电。
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由测量部件(敏感器)、控制计算机和执行机构等构成,负责对探测器飞行路线偏差进行修正和控制,对探测器的姿态进行测量和控制,对太阳电池帆板和有效载荷进行指向控制,从而保证整个飞行期间的轨道稳定,并保证一定的飞行姿态。针对月球没有稳定的红外源,无法用红外敏感器“找方向、定姿态”这个问题,我国专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紫外三轴姿态敏感器,用它可以完成“嫦娥一号”三轴姿态的确定。
。。
美女嫦娥素描(2)
有效载荷分系统,就是前面说过的嫦娥的8只眼睛,它们是探测器上的主角,它们的表现决定着“嫦娥一号”科学任务的成败。
“嫦娥”奔月的旅途遥远,一般需要10天左右才能到达月球。她从地球家乡出发后,先要搭乘三级液体运载火箭进入围绕地球飞行的椭圆轨道,然后抛掉液体火箭,依靠自己携带的推进系统进入地球…月球转移轨道,奔向月球。在飞奔月球的过程中,她还要瞄准月球来调整方向,修正轨道,以保证按预定轨道飞行。当她到达月球附近后,还要踩“刹车”,以免飞过月球,最终她将成为对全月球进行探测的月球卫星,实现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绕月”探测。
在通往月球的道路上,如果你驾驶时速为113千米的汽车,大约要走140天;如果乘坐中国的“嫦娥一号”,需要10天;如果登上速度为每秒11千米的火箭,最快也要小时;再疯狂一点,趴在近似光速的无线电信号上,只用22秒!
事实上,中国在研制月球探测器上并不是新手。从1962年起,我国通过学术活动和科技文献,对苏联的“月球号”和美国的“徘徊者”、“勘测者”“月球轨道器”等各种月球探测器和“阿波罗”登月飞船进行了分析研究,还对“阿波罗17号”取回的月球样品进行了分析。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的空间科学研究,先后利用探空火箭和卫星测量了近地空间的磁场、太阳射线、宇宙射线、高能质子等,还对太阳活动进行了监测,在空间探测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验。
但是,即使是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相对有过多次飞行?验的地球卫星和载人飞船来说,“嫦娥一号”要独闯深空,开辟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她在设计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七大难关。
第一大难关是设计飞行路线。我国已发射的卫星与地面的距离最远没有超过7万千米,而“嫦娥一号”要抵达38万千米之遥的月球附近,她要?历从受地球引力为主到以月球引力为主的转变过程,最后要准确地与绕地球运动的月球在太空相会。她既不能撞在月球上,也不能从旁边飞过去,要在接近月球时准确、及时地踩“刹车”,以减慢速度,进入环绕月球飞行的轨道。
第二大难关是怎样与地球联系。无线电信号?过38万千米的传播会有很大衰减。用同样大小的功率发射信号,“嫦娥一号”发射的信号到达地球时,它的强度只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