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部分 (2 / 4)

得胜利的关键。诚如福克所部和拉姆斯菲戈所部在战场上所取得的成就。

随着和法国达成和解,威廉和帝国议会各党派都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保持如此庞大规模的陆军。于是,在瓦德西的筹划下,从1892年初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陆军改革工作。

本次改革的最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将现行的三年常备义务兵役制降为两年,五年预备役降为三年。这一改革是和法国陆军同步进行的。改完后,德军常备役兵力从46万人,下降到31万人;预备役兵力从70万人下降到45万人。

第二,组建由职业军人组成的志愿军部队,命名为德国皇家陆军,总数为10个团。

第三,进一步增加工兵尤其是铁道兵的建制规模。

第四,研究突破敌军筑垒地带的办法,并着手组建装甲突击部队。

经过本次改革,德国陆军的年度军费预算降低了20%,将近1亿马克。按照威廉的心意,这笔款项将投入到帝国海军的建设中。瓦德西也支持威廉的想法,因为来自战时法国的情报表明,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的行动有效的影响了法国南部地区人们的作战意志,而这一过程只有短短的10天左右。

在皇家陆军的司令人选上,威廉选择了自己最为中意的戈尔茨将军,他本人在战后已经被从土耳其召回。德军驻土耳其陆军代表团团长的职务由君士坦丁堡武官德米迪耶中校担任。

关于装甲部队的组建虽然也是威廉十分重视的,但此时实在无法获得太大的发展,因为笨重的蒸汽拖拉机的功密比实在不足以扛起厚重的装甲,而刚刚诞生的汽油机功率太小,至于未来战场上的终极动力——柴油机则还没有诞生。

不过,由于陆军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使得德国工业界在动力机械方面的研发大大加速了。

德国陆军的改革也引来了哈布斯堡帝国的关注。

战后,哈布斯堡三元帝国的架构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政府所在地由维也纳迁往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因为随着蒂罗尔划归德国和波兰的加入,维也纳的地理位置过于靠西了——那里几乎已经变成帝国的西部边陲之地。

中央政府虽然还保留首相和内阁,但是权力进一步缩小,重要的行政决策将由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三国的首相在圆桌会议上达成。

三国的首相是由各自的议会选出,他们分别代表了波兰地主贵族、匈牙利地主贵族和奥地利德意志资产阶级的利益。

对于这一变化,约瑟夫皇帝反而是乐于见到的,因为君主立宪制度下,国王只有远离政治的纠缠才能长久的保持其地位和荣誉。

哈布斯堡帝国越来越变成一个由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的邦联,虽然庞大但却十分的稳定,因为只要俄国依然强大,只要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继续存在,那么这个联盟就不会破裂。

帝国陆军总司令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在1892年访问了柏林,威廉亲自为其佩戴勋章并授予德国元帅军衔。此外,在新组建的皇家陆军中,有一个团被以大公的名字命名——这是德意志地区军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耀。

瓦德西向大公介绍了德军的改革思路,并就未来陆军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

回国后,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以德国的经验为蓝本,改组了帝国中央军,以完全和各王国的武装力量区别开来。

哈布斯堡皇家中央陆军在当年诞生,全军战斗部队共编为20个旅,共计16万人,全部由职业军人组成。全部官兵要求精通德语,并掌握除德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比如波兰语、匈牙利语或者克罗地亚语。

这支军队的规模比原来的帝国陆军缩小了一倍以上,但是相应的待遇也提高了一倍不止,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加入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