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部分 (3 / 5)

量变形杆菌时,是没有*现象的。极易被污染的食品主要是熟肉类、动物内脏及蛋类等,也包括凉拌菜及豆制品。生的肉类和内脏是主要的污染源。在烹调过程中,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和熟后食品在20℃以上高温下放置时间较长时,可以使变形杆菌大量繁殖,如不加热,则极易引起食物中毒。

人们食入被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后,大量的变形杆菌在肠道内继续繁殖,同时变成肠毒素,使人发生呕吐、恶心、头晕、头痛、乏力、阵发性剧烈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为此,食堂或家庭在采购和制作食物时,都要警惕这类被污染食物,防止生熟交叉;凉拌菜一定要做好消毒和拌后的防护,剩饭要做好加热处理。

吃冷冻食品切忌狼吞虎咽

如果短时间食用冷冻食品过多过急,胃肠会一时失去大量的热量而受到伤害;另一方面,胃肠还分泌各种消化液,特别是胃酸,以消化食物和杀死、抑制食物中的细菌,一时失热过多,胃肠壁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消化液必然大量减少,杀菌能力大大降低,细菌性疾病就会发生。当然,过多过急食用冷冻食品,是否会发生疾病,与一个人的体质强弱有关。但是,从卫生角度来考虑,吃冷冻食品切忌狼吞虎咽,还是慢饮慢食为好。

忌常食热性调料

夏秋季燥热、气温高,人们会使用热性调料制作大菜,如八角、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等,烹制的菜特别香,口感好。但是,经常食用热性调料制作的菜肴,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因为,热性调料本身含有辛辣的特点,以其制作的菜肴,健康人食用以后,一方面会感到非常烦躁;另一方面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的一些病症。其危害具体表现为:一是会引起便秘、肠胀气、痔疮、尿痛、肾痛、血尿等病症;二是会引起全身疾病,如唇燥裂、口角炎、咽炎、头晕等;三是慢性病如肝病、心脏病、肺结核、高血压、动脉硬化、甲亢等患者,食用热性调料制作的菜肴后会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夏秋季忌常食热性调料。

夏季药养

夏季昼长夜短,酷暑外蒸,人体气血趋向体表,汗液增多,气阴耗伤,身体需以药物调补。无病及体质差异不大者,暑天可选用一些性微凉,有清暑生津作用的药品,如*、藿香、沙参、西洋参、玉竹等以达补气养阴,清热去暑的目的。身体虚弱者,可根据情况选用党参、黄芪、山药等,但不宜选用过于温热,厚腻的补品。

长夏,是指夏秋交接之季。此时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汽上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长夏的药养,与夏季略有不同,因长夏湿气较重,湿为阴邪,侵犯人体易损阳气。脾是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而恶湿。如果湿邪留滞,则常先困脾,脾受湿困,则阳气受损更甚,故药养应健脾利湿。可选用党参、白术、云苓、山药、大枣、薏苡仁、莲米等。

去“火”宜食补与药补相结合(1)

从中医的角度看,在临床上所讲的夏季之“火”是一种致病因素,有外感、内生之分。外感“火”、“热”之邪,其实就是热邪,只是程度不同。“火”乃“热”之极也。内生火热多因阳盛有余火,或阴虚火旺,或邪郁化火,或五志过极,气机不畅,阳气不能宣发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

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症状,属于心火中的虚火,可以经常食用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症状,属于心火中的实火,可服导赤散或牛黄清心丸。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属肺火。可以经常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沙冬、麦冬泡茶饮。

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可以经常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