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能遵守,我们也不以此为重点,有些则形成了历史的习惯。跳门是说一个人拜了师父后,又去拜另一个人为师,而原因大多是因为师父的故去。应该说,跳门对于相声的发展和求同存异是有好处的,跳门的人自然有他一定的道理。另外,一个好演员就要拜名师,访高友,扬长避短,增加阅历,投一个老师,访一个高友不能称得上是拜名师、访高友,如果说拜师是一个仪式,那么,在学艺和发展上,则可以“跳门”,找多个老师来教。冯巩是侯派弟子,但是他吸收了常派的特点,马季是侯派弟子,但是经过自己的不断发展,有很多创新和特点,不属于任何一派。因此,对于跳门,我们不推崇,但是允许存在,给人们一个自由的天地。拜老师只能是拜一个,但是“一字便为师”,所以,学习上,可以有很多老师,观众对我们的演出提出建议和意见,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
相声界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合作有竞争,其他的艺术门类要么缺少合作,要么缺少竞争,而相声多以两个人为主,这就注定了要合作。为了相声的发展,相声界的人士还是比较团结的,在不同的看法中求同存异,但是目标一致。相声在求索中发展,可以有其他的看法,但是这个看法的对与错需要时间来验证。另外,某个人的过失或者错误,不代表相声界的过失和错误,不能因某个人而否定整个相声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冯翊纲:郭德纲让庸俗的人接触了艺术品(1)
台湾相声虽然和内地相比起步较晚,但却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如今台湾的相声,是根据内地传统相声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台湾模式。如非必要,演员可以不穿长袍,使用贯口也可以不再是北京、天津、山东、东北的方言,还加入了闽南语、英语、日语。而且戏剧的成分也加重了许多。为了了解台湾相声的来龙去脉,发展演变,以及相声团体如今的生存情况,我们采访了台湾知名相声表演团体“相声瓦舍”的创办人、主演冯翊纲。
1949年是台湾相声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此时台湾才出现了相声。二战期间,台湾受日本统治,主要语言是日语和闽南语,而不讲普通话。1949年新中国成立,内地各省都有人进入台湾,加上台湾当局实行全面的国语教学,因此,助长了凡是用国语表演的艺术形态的传播。
当时台湾的“萤桥”茶社有一个“乐园书场”,很多解放初期来台湾的外省籍的青壮年经常聚到那里思乡聊天,用自己的方言谈话。其中有一些有演艺才华的人开始组织演出活动,他们中以魏隆豪和吴兆南最为出众,两人都是北京人,表演的都是北京的一些相声段子。
也正是魏隆豪和吴兆南,台湾才有了相声。上世纪50年代后,魏和吴已经成为台湾相声界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人物。他们曾是内地“启明茶社”的茶客和相声票友。
1967年,魏和吴第一次出版唱片,总共59个段子,包括《满汉全席》、《捉放曹》、《歪批三国》等,因为轻松幽默的谈吐方式,使得这些段子的传播十分惊人。1982年,这些唱片又被转化为盒带。然而由于台湾当局致力军经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因而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台湾相声仍旧是魏和吴曾录制的那些,没有再出新人新作。
1985年,台湾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的教授赖声川制作了一部《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他将相声通过戏剧的形式串联起来,并且加入了一定的故事情节,被称作相声剧。从此濒于灭绝的台湾相声起死回生,形成了一种可以存活的新的方式。赖声川也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1986年,赖声川的光盘是台湾全年度有声出版品的销售冠军。此后的20年来,整个台湾都以赖声川以及他的戏剧团体——表演工作坊为一个标杆,出现了很多相声专业或非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