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4 / 4)

有。

诸葛亮只是绝望地蹲在自家对面的山上,墨色的瞳孔深邃地眯起来,脑海里闪过一帧帧美好的画面仿佛像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主角没有旁人只有诸葛亮和黄月英。场景只是那个玉兰花遮掩下的亭子。但在那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让他心尖又喜有甜,敌过了童年。

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在这动荡的社会里,在无尽寂寞的时光里诸葛亮一直在看书来填补心中的难过,久而久之便麻痹了,再久而久之就看开到圣人的境界。诸葛亮空余还会练字、操琴吟唱。保持心静如平的心态,在红尘中一尘不染。苍云巅,闲观日升月落几度换;青崖间,笑看冬去春来复年年。

建安二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建安四年夏,弱冠之年。兄长诸葛瑾投奔孙策。在诸葛瑾临走的那一晚,诸葛瑾来到诸葛亮的房间,好心好意地问道:“弟愿与兄否?”

而诸葛亮在房间里抚琴,脸上是一种保持不变的平静,良久才淡淡地回复道:“兄长恐非吾不则明乎?”

诸葛瑾长叹地离开房间,掩上门,心里想:吾弟怕是不肯出山了。淡定自若就是诸葛瑾给自家弟弟的最好标签。可惜,连兄长都没见过自家弟弟活泼时候的样子。

那年,诸葛亮随随便便地取字孔明。

后来,就遇到了黄月英。在他的印象中 第一眼的碰见并不是那天正堂前院采薄荷,仿佛那身影在一次街上见过。但tmd的记不起来了,记忆都模糊了。

或许在黄月英的眼里,他诸葛亮就像孩子一样,并不是那么英明神武。

再后来,他天天登门拜访,镇上的人都流传了这么一句话:莫学孔明择妇,正得承彦阿丑。

那么令人无语的话,肯定是坐在茶馆里没事干的人,就像现在的一流八卦记者。英明的诸葛亮是不会理睬的。因为他现在想要的妹子能不能到手还成问题。

诸葛亮停止了回忆,否则这回让他的心万劫不复的。

诸葛亮怨到脚踢了一下石头,虽然这样很小家子气……

突然听见山下有人大声惊叫:“牛惊了!牛惊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

突然,诸葛亮想起若在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随即复活的诸葛亮立马回到穷庐,叫书童柳昂在屋中候着。

诸葛亮大家风范地提起笔,大胆细心地绘起图纸。他的脸上充满期待和信心的表情。

笔尖柔软的毛触碰到纸,墨色便晕染开来。画完,诸葛亮擦了擦额头上细细的汗,将纸交给柳昂,说:“去取木材来。”

柳昂拿着图纸,看了一眼刚想走,却又被诸葛亮叫住了。“记着,伐自家的桑树,不要砍山上的了。”诸葛亮说完又挥挥手示意柳昂去。

可这次柳昂却没走,一直保留着刚刚的姿势,看着诸葛亮。

“柳昂你怎么还不走,快去快去。今天是大喜日子,得赶做!”诸葛亮心急如焚地站起来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