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相声门派划分> 第10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部分 (3 / 5)

笑的效果。而笑料就是非常简单地通过语言动作即时地达到让观众发笑的目的。比如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一个男服务生把蛋糕扣到客人头上,这是属于浅层次的幽默手法。

【柳活】

“柳活”中的“柳”就是指唱,是一种仿学。相声在初创阶段就有人靠滑稽说唱吸引观众,一上来就先来一段唱,称为“门柳”,最初唱的以京剧为主,像朱绍文、范有缘、郭瑞林等,都曾经是京剧艺人,此后各种戏曲选段都可以作为仿学的对象。后来凡是以学唱为主的相声统称“柳活”。

【贯口】

“贯”是连贯的贯,就是讲一气呵成,麻利地有节奏地把一段词儿说出来。贯口也分不同的类型,也分不同的种类,有的是把各种名称落叠在一起,比如《报菜名》;也有叙述性的,比如《八扇屏》。

【子母哏】

甲乙两个人一对一句的,词儿差不多,你说一个谜语我猜,我说一个谜语你猜。你出一个上联,我对一个下联,不太分得出谁是捧哏,谁是逗哏。

【一头沉】

与“子母哏”相对的叫做“一头沉”,甲台词较多,以甲的叙述、介绍、评论、讲、模拟为主,乙听见叙述的同时,有时与甲议论发表看法,有时提出问题请甲解释,更多是为甲的论点做补充。通过乙严丝合缝的衬托,点出问题,加深矛盾,揭示主题,抖响“包袱”。

【倒口】

又名“怯口”,就是说方言。有的是从头到尾都倒口,有的是中间插一段倒口。创作时,根据内容需要设计好,表演时就使用某地方言方音来叙述或摹拟人物。语言本身具有乡土气息,也能产生风趣。方音过去多仿学河北省深县、武清县、饶阳县、安国县的家乡话,后来逐步发展到仿学冀东、天津、胶东、河南、上海等地的方言方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1)

【传统学艺方式】

师父教徒弟不像现在老师教学生安排固定时间上课。师徒的关系更像父子,以前彼此住的都近,街坊邻居,没事的时候就要到师父家来,让师父给指点指点新学的段子,哪有问题,哪有进步。平时还要帮师父家买菜、做饭、看孩子。

【出师】

相声不像学车,先桩考,再路考,没有这么一说,也没有所谓的结业考试,到了日子就出师,甭管什么水平。也有没等出师就跟着师父上台了,一场相声大会,七八个节目,头了徒弟上去先开个场,猜个灯谜。往后开场有起色了,成了师哥了,就往后排,让年轻的小师弟先上,水平越高越靠后,越往后身份越高,什么时候“攒底”了,就差不多了。

【偷艺】

偷艺在相声门里有个术语叫“捋叶子”。有一句老话叫“宁赠一锭金,不赠一句春”,意思是说你要是没钱了,我可以给你点儿钱花,但是我不能教你一个段子,不能让你长能耐。那会儿可以做到保守,你没有摄像机,我说得再精彩,你也录不下来。你要是想学,怎么办?只能自己买票到园子里当观众,愣听,这就叫“捋叶子”。

旧时候学别人的本事不算犯忌讳,都是为了长能耐。要是“捋”得好,也许还能被写上一笔,×××当初天资聪颖,刻苦认真,敏而好学,博采众长,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代拉师弟】

代拉师弟,简单地说就是帮着师父收徒弟。相声门里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就是儿子不能拜父亲为师,所以子承父业说相声的通常都会拜在父亲同辈的门下。比如侯宝林先生的儿子侯耀文,就是按照侯老的遗愿,由李伯祥代替师父赵佩茹将侯耀文收入赵家门下;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则由侯宝林先生“代拉师弟”,一同拜在朱阔泉门下,算是第六代,由于他的这个辈分太高(马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