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7部分 (4 / 5)

十六万精锐楚军逐次退至颍水以东,放弃了已经陷入两面夹击的河内郡和颖川郡,主力退入南阳、陈郡、砀郡,背靠彭城以自保王泾则率军出城紧随其后,逐步接掌二郡

捷报接连传来,咸阳这数月已经被秦人的欢呼声所充斥,每日东城门外都会有无数秦人翘以待,等待着快马前来报捷的传令兵

每当大捷传来,赢可便会下令取消宵禁,城门不闭,让秦人尽情狂欢在收取河北中原的二十二郡后,秦国重统一天下的趋势也愈明显为了表彰韩信的功勋,秦王赢义特意下诏,重复周制,加封韩信为国公,以三川郡一郡为其封地,出入仪仗皆同天子

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公之爵位在侯之上,已和诸侯并无区别,要知道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如齐桓公、晋文公也不过是国公的爵位,战国最早期的韩魏赵三国君主只是侯爵之位秦国为了犒赏韩信,不惜打破商鞅一手创立沿用了一百六多年的二十四等军功爵位制度,仿效古制加封他为国公

此时天下明眼人都已经看出,这不过是为了韩信登基前造势而已

果不出其然初平二年三年,彗星三见,咸阳西北起苍白气三道,长二十丈,趋东散第二日早朝,有博士郑纶上表曰天生异象,乃是除旧换之兆,嬴氏立国七百余年,至胡亥屠戮宗室,手足相残,如今气数已尽,所立之君不过是旁支血脉不如仿效尧舜,上应天命,禅位于上将军韩信,以安天下

此语一出,朝堂顿时哗然,众臣纷纷揣测这是不是韩信授意所为只有赢可心知肚明,这老头是擅自借机挥用以邀功,便退回了他的奏表,并且令坐下羽林将他捉拿下狱

但赢可的此番作为却被群臣误读成了她是在韩信故意做退让的态度于是第二日二百余名五百石以上官员齐名上,请天子仿效尧舜,禅让王位与韩信

参与上的官员虽然不到一半,却是占据了秦国各处核心要害部门的主事之职,以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白庞为的孟西白等老世族却保持了沉默,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等同于默许了韩信对君权的僭越

何况秦国以军立国,如果几乎所有的主力大军,八成以上的将军都在边地,仅听从韩信一人号令,咸阳的朝廷若想调动这些边军,都需要经过上将军行辕的同意后才能出命令秦国老世族们虽然对韩信取代赢氏略有不满,却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并非他们能所能阻挡,所幸不一言

赢可见群情激涌,恐再推辞会伤了拥戴韩信大臣们的心,便下诏召回韩信,回到咸阳后再作商议

身在临淄的韩信在收到诏后,恐咸阳有变,便令蒙石为帅,假节暂代上将军之职统领齐地兵马,以张耳、萧何二人辅之他自己则带着三千轻骑一路向西疾行,借道中原返回关中

驻守在荥阳的王泾等人听闻消息后,立刻会同军中大小四十多名将尉,上咸阳附议禅让之事,他自己是率这数百轻骑与韩信会和,共同返回咸阳以安局势同时河北、北地包括齐地的百余名将军都尉纷纷上,以示支持秦军的态度一致并没有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支效忠赢氏七百多年的军队,最终选择了放弃他们曾经的主人

王泾之所以坚持要陪同韩信返回咸阳,是因为他除了军中职务外,还是关中大族王家的家主王家不同于昙花一现的蒙家,在秦昭襄王时期就入秦为官,至今在关中扎根已逾百年,早已经融入老秦人之中王家是先后出了了四位上将军和大将军,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和军中,如今各族族长元老大多都曾受过王翦和王贲的提拔之恩,有王泾出面,对世家的安抚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初平二年三月十八,出征近半年的上将军韩信终于返回了咸阳得到消息后,监国公主赢可协同年幼的秦王赢义,领着丞相公孙弘为的大大小小近千名官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