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其他小说>新加坡的日资企业> 第十七章 月23日(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月23日(三) (1 / 9)

第50章 12月23日(三)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十七章12月23日(三)

如果历史是以真实、公平、客观的视角来看待曾经发生过,正在发生的,乃至不知多久也许永远不会结束一直延续下去的历史壮举。就会以冷静、睿智、开明的头脑去深深思考那些应该受人敬重的爱戴的庞大的群体。至于说他们任劳任怨,勇于牺牲,至于给数以不计其数的人冠以这样的高帽子显然很不合适。事实上很多人想都没想,不是他们没有思想,只是所想使人根本无从谈起。终其一生想到的无非是一个信念,活着就要干点啥,要不活着还有啥意思?似乎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干,不管干好干坏,干就完了。只要努力干下去,终究有一天会好起来的,这种希望的安慰倒让他们无论在怎样苦难的环境中还都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即使生活欺骗了他们也是无所谓的,希望和乐观的抚慰并没使他们觉得活着是多么令人苦恼的事,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吴成贵在怎样的环境下带着孩子依然有滋有味好好地活着。

历史本就是写人的,也是由人来写的,不一定人人都载入史册,但史册又怎么能忽略曾经为祖国繁荣付出无限贡献的人们。新时代给他们冠以新的名称是农民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剩余绝不意味着老弱不堪,相反都是体质强健的精英。农民工的队伍同样混杂着城里的无业游民。他们无求于任何的感激,无求与任何的回报,相反还要感激社会给他们带来的离开土地,外出谋生的机会。事情出现广泛性的根源,并不是某些单纯的个体变得优秀起来就能够改变,犹如缺失水肥的耕地,再优良的谷麦稻种也难产出人们渴望的收获来。

伟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突飞猛进史无前例繁荣的时候,实在不应该忽略这些人做出的贡献。像这样在任何时代,任何艰难困苦条件下都顽强的生存着,心里抱定唯一的信念便是希望国家富强起来,阳光普照,雨露均沾。我们不能否认伟大的国家永远都需要终其一生孜孜钻研的科学家,同样也需要风里来雨里去种地的农民跟披星戴月扫马路的清洁工。

穷人并非是某个时代的代名词,非社会进步了,一切生存条件改变了,便不再有穷人了。穷人是社会底层的代名词,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社会底层的生存条件跟环境也在跟着改变,终是不能改变的是最底层的人。努力了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终是摆脱不了穷人的命运。不否认此中有富人跟穷人相互易位的可能,穷人梦想成为富人,犹如使坚冰燃起烈火,富人回归穷困,像坚冰遭到烈火的烘烤,瞬时融化甚至雾化成气体变为无有。富人只需思想稍稍膨胀,落入万劫不复的泥淖绝不是啥难事。因此穷人并没啥不光彩的,没啥可抱怨的,毕竟谁都有可能回到穷人的世界饱尝受苦的滋味。至于人格似乎也没那么重要,只要自己不干出伤天害理无愧于良心的事就不算是坏人。既然无法跟别人争高下,倒不如放弃争强好胜,使自己坦然的乐呵的活一天算一天。底层的人之所以感觉比以前更不好过,是因为比起以前多了精神上的打击。

生意经营不善亏了本钱,心中发愤,叫过给自己做工的农民工无辜的骂一顿,他们绝不敢回嘴,害怕自己图一时嘴里痛快被赶出去,害怕被赶出去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遇上脾气暴怒的,踹上几脚打上几拳,哪里就算得上是侵犯。对于无力反抗的一类只要不拖欠血汗钱就是恩主。不是说他们不想反抗,而是在权衡反抗跟自己付出的许久血汗哪个更划算。图一时痛快让自己老婆孩子跟着喝西北风,忍气吞声也是一种责任。没办法只有像阿q那样默默地以心诛伐安慰自解。他们是平庸的,平庸到无论是存在还是离去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是普通的,普通到像钢筋水泥混合在一起的混凝土,随处可见随处都离不开,是不朽的物质,能撑起坚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