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武侠历史小说> 第21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部分 (2 / 4)

010年,全球商业航天活动的收入将达到5000亿—6000亿美元。在中国退出之后,欧洲航天局异军突起,占据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半壁江山,美国、俄国紧随其后,甚至日本也后来居上,占据了原属中国的市场份额,对此中国航天和长城公司显然无法满意,他们力图绕过美国和技术两大难关,重新杀开通往国际市场份额的血路。

中方的对策是摆脱对美国技术和零部件的依赖,发展基于本国技术的星-箭成套交付业务;着力开拓第三世界市场,找肯接受中国技术的客户,做欧美人不愿做、不能做的生意。

应该说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据统计,当前国际航天市场细划分中,3%为发射,9%为卫星制造,28%为地面制造,60%为卫星运营服务,中国在1990-1999的9年间,基本只涉及所占份额最少的发射领域,技术含量和利润都不尽如人意,如果能通过诸如“尼星一号”这样的合作将从箭到星、从天空到地面的一揽子服务都抓在自己手里,无意将大大拓展中国航空的国际市场空间。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中国航天虽然有其优势和特色,但仅就国际商业卫星市场而言,技术缺口是相当大的。

中方的长项主要是比重最小的发射一块,长征系列火箭虽有过几次失败,但技术成熟、信誉也较好;卫星制造方面则技术竞争力较低,重达5200公斤的“尼星一号”号称“设计寿命15年,可提供Ka、Ku、C、S、L频段转发器,整体性能达到当今国际同类通信卫星先进水平”,但实际水平不容高估。和“尼星一号”基本同型的“鑫诺二号”失控后,作为备份星顶替其角色的、采用法国阿尔卡特Spacebus…4000C3平台的“中星九号”,相同技术标准下,发射重量竟比前者轻800公斤之多;事实上,不论通讯卫星、气象卫星,中国在商用卫星可靠性上纪录一向不佳,通信卫星东方红-2、-3第一颗都失败了,气象卫星风云更连毁两颗,运行中种种故障屡见不鲜,至于卫星性能指标的落后,已是非同一般,后起的印度资源卫星已可出售图片,而中国竟还需向台湾“福卫1号”购买图片;大肆宣扬的“北斗”三星导航系统,其应答式服务方式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与美国GPS系统的技术差距和市场形象更是不可以道理计。

更要命的是,为夺回市场损失,中方采取了有些急功近利的态度:合同2004年底就签署,而卫星研制定型却在大半年后才勉强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使用、和“尼星一号”同出一源、采用相同平台的“鑫诺二号”原定2004年底发射,实则推迟近两年,研制周期长达6年,其间出现了包括整个系统超重等问题,在签署“尼星一号”合同后,为确保卫星顺利上天,不得不紧急提升火箭运载负荷能力,结果造成“卫星等火箭”的尴尬。

更有甚者,专为这一型卫星量身定做的世界上最大的卫星紧缩场合同在2003年3月13签订,建设周期29个月,按常规也只能在2005年8月投入使用,而“鑫诺”最初竟计划在2004年发射,其草率可想,最终鑫诺在2006年11月升空后失控,从而直接影响到“尼星”的发射——谁能保证同型的“尼星”不出问题?

关键在于为了争分夺秒,中方对这个首次整合的、全新的大型复杂技术平台采用了传统但落后的“大会战”模式,跳过了不可或缺的工程演示,直接投入商业发射,首次“交钥匙工程”的商业卫星合同就是重达5200公斤的、科技含量极高的大型通信卫星,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市场重入过程中,长城公司盲目乐观,在“鑫诺”定点尚未完成时就一口气签了包括“尼星”在内6个相同平台的合同,结果“鑫诺”一陨,一切都变成未知数。

当年中国同样在火箭未定型前大签合同,结果96年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