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间的�健��赝��2008·5·12”那场灾难
■ 刘琨亚
下个星期二,就是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的纪念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场惨痛的灾难已变成我们记忆的一部分。面对这场全中国人的大灾难,我们很难不掺杂任何情感。而深圳晚报图片总监、《汶川·记忆之谷》书的副主编陈远忠在选取图片时,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件困难的事情。
理性的还原
“我们推出这本书,就是希望人们在10年20年以后,还能够清晰地看到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陈远忠说,地震发生以后,很多深圳人都到了灾区,而这本图片集,收集的都是深圳摄影师在灾区拍摄的图片。他表示,一年之前,就有了做本书的念头,但当时人们的情绪都很激动,大家也很难冷静下来去做这样一本书。“如今一年过去了,是时候了。”
陈远忠说:“时间就像是一道道墙,我们穿越了这些墙,而发生过的事情就永远停留在了最初的那个房间里,但无论穿越了多少的墙,走了多远,我都仍然能够听到5·12的哭泣和呼喊。在过去,关于大地震,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充满了情绪和情感的图片和文字,而我们希望通过白描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还原给大家。”
他表示,唐山大地震发生了这么多年,人们却很难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给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实,时过境迁,我们更多的记忆应该是这场地震。我们希望展示地震对于地域的破坏,对于人的影响。我们不希望这种遗憾再次出现在汶川大地震中。”
困难的放弃
如果要问陈远忠什么事情最困难,我想他的答案会是选择和放弃。陈远忠负责《汶川·记忆之谷》的图片选择和编辑工作,他要做的,是从1万多张照片中选出不到100张的图片,这个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陈远忠表示,做了这么多年的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他第一次感觉到选择图片竟然是这样一件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他必须坚持一种理性客观的原则,这对于一个曾赴灾区进行采访的记者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另一方面,许多优秀的图片不得不因为篇幅的限制而放弃。
“每个摄影师的风格都不同,照片的数量和种类也很多,我只能尽我所能去选取一些不带渲染、相对平静的画面。除非是必不可缺的,我们尽量放弃一些过于惨烈的场景。”从1万多张到500张,再从500张到300张,300张到200张,200张到150张,150张到100张,再到最后的定稿,陈远忠经过了无数次艰难的选择和不得已的放弃。最后用在书中的图片,只有92张。
他告诉记者,他选取的这些图片虽然大部分都是出自摄影记者之手,但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发表过的,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纪录片式的编排
选定了照片以后,在图片的编排,陈远忠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在书中,照片全部都做成了跨页的黑白图片,在视觉上更具有冲击力,而图片的分布和排列,他更是借鉴了电视拍摄的方法。
他选取的第一张图片是汉旺广场上那个定格在14:58的大钟,接下来是航拍的一些大场面的图片,随后展示的是一些废墟中细小的事物,如课堂上的钢笔等。这些画面都是没有人的,静止的。随后照片上出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下的人,再到一些最惨烈的场景,如汉旺中学、映秀中学灾害的情形,然后是救援和消杀和埋葬的图片。
“我采取了这种由静到动,从无声到有声的次序来展示这场地震。”陈远忠告诉记者,这样的结构,得益于他过去拍纪录片的经历,他希望把这些图片做得就像一个纪录片一样,让人们从中了解到地震发生后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