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菊与刀的背景> 第2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部分 (2 / 4)

嚣的尘世生活,将其奉为神圣。只有这样,天皇才能团结全国民众,一致为国家服务。说天皇是民众之父是不够的,虽然父亲在家庭中承担所有的义务,但却“很可能是个不太受尊重的人”。天皇必须是远离一切世俗杂虑的圣父。对天皇尽忠是一种最高的道德表现,必须成为一种对幻想出来、未受尘世沾染的圣父的崇拜。21【21萨评:所以今天日本人对天皇的态度很是传统,极少有要推翻天皇或更改目前这种关系的声音。其原因在于这样一个远离真正世务,仅仅具有象征性国家意义的天皇,才是他们历史上习惯的天皇形象。他们很明白怎样和这样的天皇相处。从地位来看,世界各国的皇室很少有如日本这样稳固的了。】在明治改革初期,日本的政治家去西方各国考察写道:西方国家的历史实际上都是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冲突,而这对于日本精神来说是不足取的。回国后,他们在宪法中写道: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国务大臣的一切行为均不负任何责任。天皇只是日本国民团结统一的最高象征,而不是对国家负责的元首。天皇已有近七百年没有行使行政权力了。因此,很容易让他继续充当后台的角色。明治政治家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全体日本国民对天皇绝对忠诚,这是一种无条件的最高道德。在封建时代的日本,“尽忠”主要针对世俗首领—将军。22【22萨评:将军,指的是日本幕府时代架空天皇后真正的执政者“征夷大将军”,他们的地位类似今天的日本首相。有些“将军”也颇有着“朕即国家”的观念,如室町幕府的足立义满将军就接受过明朝“日本国王”的封号,而根本没在意还有一个天皇。】这一漫长的历史警告明治时期的政治家,在新的规定下要想完成他们的目标,需要做什么工作。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将军既是大元帅又是最高行政首领,其属下虽然也对他“尽忠”,但阴谋推翻其统治以至谋杀他们的事情仍是屡见不鲜。对将军的忠诚常常会与对封建君主的忠诚相冲突,而且对封建君主的忠诚往往要比对将军的忠诚显得更有紧迫性。因为对君主的忠诚是建立在直接的联系之上。相形之下,对将军的忠诚就难免要淡得多。在###时期,武士们也经常推翻将军的统治,然后拥立自己的封建领主。明治维新的先驱和领导者们打着“忠于天皇”的口号与德川幕府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激烈斗争。而天皇则常年深居皇宫,因而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天皇的形象。23【23萨评:更可怕的是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天皇才首次被承认是一个“人”,这之前,天皇在日本始终是生物学的禁区,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什么,虽然他的御医肯定知道天皇属于人类,但这个观点如果传播给老百姓,基本上他的命运就是被乱石砸死或一刀砍掉脑袋。】明治维新运动就是这种保皇派的胜利,也就是从1868年起,“尽忠”的对象才从将军转到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天皇”身上,也证明了“复辟”是正确的。天皇继续与世俗隔绝,他仍是将权力授予自己的“阁下”,不亲自管理政府或军队,也不亲自决定政策,仍然是由一批经过更加认真挑选的顾问来帮他执掌政务。真正的剧变是在精神领域,“尽忠”的对象已经转移到了天皇身上,他是神圣首领——地位最高的神职人员,是日本统一与永恒的象征。

回报万分之一的恩情(7)

当然,“尽忠”的对象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转移到天皇身上,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即皇室都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但对于这个传说中涉及的一些神学观点,并没有西方人所想象的那么重要。实际上,即使是那些完全否定这种神学观点的知识分子,也从未对必须忠于天皇提出过任何疑问。而至于那些接受天皇神圣血统观点的一般老百姓,他们的理解也与西方人想象的不同。“神”也就是英文的“god”,字面意思是“首领”,即位于等级制度的顶峰。与西方人不同,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