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指出,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做主,生出自利利他的智慧,保持“君主之官”的地位,而不要迷失自己的内心,把自己交给别人。心做主则脏腑健康安稳,这样养生才能长寿,反之则有损健康;心做主,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将自己盲目交给了别人。如果每个人都这样,自身做主,提高自己,那么社会就会太平昌盛。所以,从“心者,君主之官”的角度看,中医也不提倡偶像崇拜。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大意是说,五脏是藏精神血气魂魄的地方,六腑是传化水谷而行津液的地方,这是天所赋予我们的,无论是愚人、智人还是贤人都是如此,没有两样,而不需要倚赖他人才能获得。所以,从人们脏腑生理平等一致的角度看,中医也没有提倡偶像崇拜。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对于以象征鬼神一类的雕塑品作为偶像,中医就更不提倡了。因为,拘泥迷信鬼神的人,不能与其谈论至德大道。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厌,合的意思。这段话大意是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善于谈论人事的,必能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论别人而不是盲目迷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向对方学习优点,或者看到对方的缺点引以为戒。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尊则谦谦……是谓至治。”阴阳平和之人,尊重他人而又谦虚自重,这才是真正的心态平和正常,也是中医所提倡的。
2006年12月7日于北京
74·忏悔
中医文化随笔74·忏悔
中医的忏悔(反省)在《黄帝内经》中主要表现为斋戒。《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雷公至斋七日,旦复侍坐。”斋就是整洁身心的意思。我们在忏悔(反省)自己时不一定采取什么固定的形式,但最好是每天都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不好,以后要加以改正。
另外,中医的“祝”也有反省自己、表达自己誓愿的意思。《说文》:“祝,祭主赞词者。”《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gǔ)以慈告。”
《黄帝内经灵枢·禁服》:“雷公……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大意是说,雷公于是斋戒三日,而对黄帝说:“请问今日午时,我愿意歃血而接受这些方法。”于是在午时,黄帝与雷公一起进入斋室。雷公割臂歃血,表示决心。黄帝亲自说祝词道:“今日正阳之时,歃血传方于雷公。雷公今后要以德为导,遵德行医。如果违背此言,就要受到惩处。”雷公两拜而说:“我愿意。”
一个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应该用道德驾驭他的技术,为他人服务,不一定要象雷公那样割臂歃血,以表决心,但是树立为他人着想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理想确实是应该的。只有这样,他才会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品行,力求技术精益求精,从而德艺双馨,而不会用自己的技术吃拿卡要于他人和办其他坏事。
有些疾病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帮助病人解开心理上的结扣,平衡他们的心理状态,甚至不劳针药就能使其疾病治愈,这种方法中医也称“祝”,或称为“祝由”。《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大意是说,我(黄帝)听说古人治病,只是心理疗法改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