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把小勃律国和国王和他的老婆(也就是吐蕃的公主)捉住。
八月份,高仙芝带着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会和边令诚等人后得胜班师。高仙芝此一战,威震西域各国,“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这一战,充分体现了高仙芝勇猛的作战作风,善于抓住战机、险中求胜的战术素养。这一战的路途之艰难是绝无仅有的,有人以汉拔尼和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作战与小勃律之战相比。但无论是路途的高度还是难度,阿尔卑斯山都无法和葱岭相提并论。
第二十七章 第一任“副元帅”(1)
在小勃律之战后,高仙芝还打了几次漂亮的仗。打胜仗似乎成了他的习惯,高仙芝也很享受这种感觉,有时甚至会主动向玄宗申请征讨四方。
高仙芝善于应用计谋,但有时就显得有些不择手段。尤其是攻打石国时,高仙芝先是佯装和石国约和,后又率兵袭击,最后又把已经投降的石国国王杀头。虽然以微小的代价取得了一场大胜,但总让人感觉胜之不武。
逃出的石国王子到处求援,并把唐军的行为大肆渲染了一番。高仙芝的这种做法无疑是犯了众怒,最后各部落联合大食想要进攻唐的安西四镇。
向来不惧打仗的高仙芝,立即带领蕃、汉三万兵攻打大食,深入七百余里,在恒罗斯城与大食军队交上火。
这一次高仙芝的对手不是西域各小国,而是当时与唐朝同样强大的阿拔斯王朝。有意于中来的大食国,所派的当然也是精兵强将。
两军相持五日,谁也没占到便宜。这时高仙芝部下的蕃兵葛罗禄部突然造反,唐军腹背受敌,登时大败。并且败得非常惨,“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数千人”。
这一次唐、大食两大强国的唯一一次碰撞,以大唐告负而终。
在安史之乱前的玄宗,对朝臣是相当宽容的。对待不满意的文臣武将,常用的处分方式是“贬官”,即使当年即使王忠嗣已经被三司会审定为死罪,玄宗还是只把他贬为汉阳太守。这次高仙芝惨败后,被贬为右羽林军大将军,是“十二卫”的将军,品秩虽然不低,但权力比地方节度使差得远了。
(想来这一段时间,一直醉心于战场的高仙芝突然被束之高阁,生活十分郁闷。当然也有人不这么认为,前一段有个电视剧《杨贵州妃秘史》,还让高仙芝和宫廷音乐家谢阿蛮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给这位铁血战将,强加上一丝儿女情长的温柔。)
虽然现在高仙芝几乎不再带兵,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仍是一位在当时能力数一数二的大将军。既然现在平叛需人,在皇帝身边的高仙芝无疑是最佳的带兵人选。
当封常清已经走了六天后,玄宗才想起启用高仙芝。
如果再派高仙芝去前线,势必要和封常清分清上下级关系,也就是两人以谁为主。两人无论是从资历、能力、威望,还是同僚关系上讲,都应该是高仙芝是领导人。
在外抵挡安禄山的叛军的唐军首领,最合适的官职是节度使。而玄宗已经封了封常清平卢、东阳节度使,不能才刚过六天,其官职就由高仙芝替换了吧。
那么给高仙芝什么样的职位呢?这种问题难不倒玄宗,他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统帅各路军队东征。职位问题顺利解决了。
元帅这一词,并不是玄宗自己琢磨出来的。在我国春秋时期就有这一名词了,但真正作为统军征战的职位,则是从南北朝开始的。李渊入关后,也曾设有左右元帅,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以前曾担任过“西讨元帅”。玄宗年间编制的《唐六典》中,也有“凡亲王总戎则曰元帅”。
考虑军权不外放的原则,元帅权力太大,都是由皇家担任,而真正行使军事职能的则是副元帅。高仙芝是唐朝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