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历代皇帝中的另类,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性别,还在于她识人善任方面。
武后的臣子,可以简单地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宠臣,如武承嗣、武三思等武家子弟,薛怀义、张氏兄弟等男侍诸人,以及围绕在这些人身边的诸以阿谀奉承为职业的小人。还有一类是贤臣,如狄仁杰、张说、姚崇等人。
至于志大才疏的庸人,基本不存在,不得不令人佩服武后堪比太宗(不愧曾在一张床上睡过)的识人之能。
一般来说,宠臣和贤臣这两类人是对立的两个阶层,水火不相融,时不时的相互掐架。但武则天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到位。她宠信那些宠臣,但对他们对一些大臣的攻击、恶意中伤也置若罔闻。如果武后能一心治理天下,大唐的盛世肯定会提前到来。
在她给后来的皇位继承人留下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班能干的臣子。玄宗就是充分利用奶奶留下的老班底,再加上他本身的慧眼识珠,加以妥善的管理,创下的万世留名的“开元盛世”。
在姚崇、张说等人相继老去后,玄宗作出了用人上他最大的败笔,用李林甫为相。
李林甫此人,其实很有才能,曾制定《唐六典》明确当时的官场制度,尤其是在人事管理上很有一套,比如当时嚣张一时的安禄山,依仗皇帝恩宠,连太子也不放在眼里,但独独最怕李林甫。可惜李林甫此人心术不太正,总是贪恋权势,怕别人抢下他的相位,考虑事情往往只从保住权势出发。
用李林甫为相,造成的不利局面很多。首先是人才选用方面,玄宗自认为天下大定,就把大权尽数下放,李林甫控制着文武百官增补和铨选。在他的建议下,玄宗先后以牛仙客和陈希烈为左相,这两位虽然名义上贵为左相,实则衣服架子一般,严格遵循着“凡是李林甫说的都是对的,凡是李林甫的指示我们必须坚决执行。”的“两个凡是”原则行事,其实就是李林甫的听声虫。
天宝六年,玄宗不知怎么突发奇想,要广求天下贤士,“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进京考试。”并且要皇帝要亲自参与评审。
李林甫平生最忌不受控制的贤才,于是出主意,向皇帝进言:“这来京考试的有很多人出身卑贱,见到皇上难免有俚言污浊圣听。不如先由县,再到尚书省进行一级级的选拔,把能力超群的再报给皇上面试。”
经过一年多考试,李林甫下指示,一个都不能录取。一众官员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好歹折腾了一年,总不能劳费无功吧。李林甫不但不慌忙,还向玄宗贺喜说一名没录取,并不是官员不努力,更是凡是有能力的全都在朝为官,现在“野无遗贤。”
玄宗听奉承话已经习惯成自然,甚至想当然了,这么明显的鬼话,竟然相信了,还大为高兴,自以为当真是自己治理得当、已是完美世界了。
曾经的果敢、睿智的唐明皇,竟然昏庸至此。
第十六章 奸相(2)
李林甫被当时称为“口有蜜,腹有剑”,是成语“口蜜腹剑”的始作俑者,而他的行为也不愧于这一成语。
言论比较自由是大唐的特点,唐太宗、武则天更是能听忠言、善于纳谏的典范,玄宗也曾是从谏如流,但在后期变得贪图享乐、玩物丧志,已经感觉忠言逆耳了。
正是由于玄宗的好大喜功,“善刺上意”的李林甫才能把持言路。
李大宰相曾对朝中群臣发表过关于仪仗马的名言:“现在大唐明主在上,群臣和睦,不要没事找事瞎议论。你们没见那些仪仗马吗?一言不发的享受三品的马料,而叫一声就被废斥不用,到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
于是,众大臣都如李林甫所意愿一样,甘愿当个不管事的仪仗马,居高位但不发表不同意见,于是“谏诤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