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郭子仪的福气> 第3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部分 (2 / 5)

朝低级官员乃至中级官员的选拔方法。

最后一种,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科举”了,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就是“ 常贡之科”, 是常年按制度举行的科目。

制举是由皇帝临时下制诏举行。皇帝老儿不知哪一天心情舒畅,心血来潮,考一回吧,于是就有一会制举。由于制举的随意性太大,所以并不是科举的主流。

常举分为笔试和面试,和后世的科举制度还有所不同,并没有按秀才、举人、进士一阶阶晋级,而是一次性考试,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差不多。

“笔试”分成六类:秀才,进士,明法,明经,明书,明算。这六类是平级的,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

这里此秀才非大家平常所认识的秀才,后来的秀才考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中了也只是一个名号,取得了去考举人的资格。所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即使是名秀才,仍是被当杀猪的老丈人看不起,当他想借点儿钱继续去考举人时,被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私塾),每年赚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

但唐朝的秀才那可了不得,是六类考试中最难的一类。甚至由于秀才太难考,最后都没人报名了,到贞观年后就空有秀才之名,没有这一类考试项目了,由此可见当时考秀才的难度。

这三种方法里面,科举确定的人才成色最足,所以即使是官家子弟,如果有可能,也会先从科举着手。也是这样的人物升官最快。

高官子第可以先参加就是充当弘文馆、崇文馆或国子学、太学的学生。不过这些馆子可不是像现在干部管理学院一类大学,拿个牌子做幌子,交钱就可以混个文凭。当时治学态度还是很严谨的,如果不是那块料干脆就别来(郭敬之就没敢送他儿子郭子仪过来)。

学子学成后通过考试,或出仕,或参加科举。科举及第后,“ 若本荫高者,秀才、明经上第加本荫四阶,已下递降一等。”也就是说,同样是考试,官员子女与普通百姓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他们先胜在起跑线上。

当然,除了这三种方式外,还有其他的入仕方式,比如举荐(张行成,就是从一介白衣举荐为秀才,并且开始了仕途),比如军人依靠战功策勋等等,不过那都是极其稀少的,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唐朝的选官制度,为官之人的后代当然不用愁,但平民老百姓想步入仕途,图个好前程,只有科举一途。以前的科举只考文人,现在皇帝大手一挥,把习武之人也划拉到圈里去了。并且这武举之路,从唐朝一直断断续续走下去,一直到民国才结束。

(皇帝到底是姓武的,先是把自己的姓氏和周朝的国姓连起来,现在又搞了武举制度。)

第六章 大唐第一悲惨皇帝(1)

在设立武举以前,普通习武之人走向仕途只有一条九死一生的路,就是上战场。如果在战场上有突出的表现,并且长官不幸战死,并且没有合适的长官可以委派,那么恭喜你,有可能当个小官了。可惜当时采用的是府兵制,除非你一直能熬到能受命封为副尉一职,才能算是有品秩的军官,正种可能性可谓千不存一。

唐时还有勋官制度,共分十二个等级,《花木兰》中曾有“策勋十二转,卷卷有爷名”一句,最高的也就是郭敬之的“上柱国”,但一名普通小兵,勋等必不高,战事一歇,仍需回家种地,所以通过战争来当官,危险自不必说,并且基本是行不通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正常情况下,从军之人只有做枯骨的份。现在能通过武举,不流血、不亡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