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胤乾躬身行礼,恭敬言道:“赵乾参见天后。”
月姬微微一笑,“免礼。”
赵胤乾回应道:“谢天后恩典。”
月姬转而言道:“赵乾,前几日你在白鹿诗会上,挥毫泼墨,成诗百首,其才情令朕颇为赏识,故特召你入宫,重重封赏。”
言毕,她目光转向身旁侍立的内侍,吩咐道:“传旨吧。”
内侍随即上前,手捧黄色圣旨卷轴,高声宣读:“大燕天后令!”百官闻言,纷纷低头跪拜,以示恭敬。
“赵乾,才情出众,实为文坛之翘楚。朕察其德才兼备,特册封为翰林学士,以彰其才能。”
宣旨完毕,朝堂之上顿时议论四起。
“翰林学士,乃天后身边的近臣,专司诏令起草,地位尊崇。”
“确是如此,此职位不仅显赫非凡,更有机会直接参与国事谋划,其影响力非同小可,素有‘内相’之称。”
众人议论中,无不流露出对赵胤乾此番晋升的羡慕与赞叹。
四皇子燕昭明轻侧其首,目光不经意间掠过齐田富,后者心领神会,随即步出队列,恭敬奏道:“启禀天后,微臣听闻赵乾出身赵国,翰林学士此等重要之职,岂能轻易托付一介外邦之人?”
月姬天后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缓缓言道:“长平侯言之有理,不过朕若未记错,齐爱卿昔日不亦是魏国之臣吗?”
此言一出,赵胤乾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齐田富,只见他身着锦绣华服,气度更添几分威严。
齐田富面色微变,随即深施一礼,跪地道:“天后明鉴,微臣昔日虽为魏人,但自从归顺大燕以来,心已全然系于燕国,微臣对天后之忠心,犹如日月山河,天地可鉴。”
月姬天后闻言,轻轻颔首,语气中满是赞许:“长平侯之忠勇,朕素有所知,起来吧。”
齐田富遵旨起身,再次躬身致谢:“谢天后隆恩!”
随后,月姬天后目光扫过殿内众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之中,有不少是前朝旧臣,然我大燕朝堂,唯才是举。不管你们曾是魏人也好,现在是赵人也罢,今朝既为大燕之臣,只要有真才实学,朕必不吝重用。”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心悦诚服,齐声高呼:“天后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声浪此起彼伏,回荡在大殿之上。
一旁的大皇子燕高旭沉声提醒道:“赵乾,还不快速速领旨谢恩。”
赵胤乾眼神微动,深知翰林学士之位常伴天后身侧,能让他及时洞悉燕国朝堂的动向。
他随即抬首,恭敬言道:“臣赵乾,谢天后隆恩,定当竭诚效命!”
天后轻轻点头,继而询问群臣:“众卿家,可还有要事奏报?”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曹达上前一步,言辞恳切:“禀天后,燕国太子之位悬空已久,为稳固国本,臣斗胆请天后早日确立储君,以安民心。”
齐田富随即响应:“臣附议!”
其余官员见状,纷纷响应:“臣等附议!”
朝堂之上,响起一片共鸣之声。
天后环视众臣,语带感慨:“朕承先帝遗志,于社稷危难之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如今二位皇子皆已成人,是时候让他们担起责任了。对于太子人选,诸位以为,何人可当此重任?”
兵部尚书曹达率先力荐:“启禀天后,四皇子德才兼备,燕人能在云顶大陆立国,他的功劳最大。微臣认为,四皇子实为储君之最佳人选。”
齐田富亦赞同道:“曹大人所言极是,论及功勋,四皇子实至名归,臣亦推荐之。”
然而,吏部尚书柳邺提出异议:“臣以为,祖宗礼法不可违,皇储应立嫡长子,故大皇子更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