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部分 (2 / 4)

安视膳,逢节日庆典,必搜集奇珍异宝,殷勤孝敬。秦王感次子仁孝之心,赏给丰厚户邑,并封安国君。但当时一国储君反而不会被封君列侯,因为封君爵位再高,终是臣子身份。安国君终于明白了父王的心思:固然赞赏孝举,却无意立自己为储。但安国君并不甘心,平日重礼结交宫内外,广招宾客,厚礼以待,以图增加声望和势力。

※BOOK。※虹※桥书※吧※

第7节:载弄之璋(3)

对于立储,秦王心中早有人选:秦国王孙公子们自幼必学骑射、兵法,诸子以子桁资质最好,年少时因箭法出众,每次田猎都获大量赏赐。子桁的生母为楚国公主,当初摄政的宣太后本是楚国宗室女,极力主张秦、楚交好,因此楚国公主被迎娶入秦,不久即被立为后,生下贵子,恩宠日隆。

但子桁上有嫡兄、庶兄十几人,当初秦王也是与众多兄弟拼死相争才得到王位,对骨肉相残的惨剧记忆犹新。他察觉到次子有谋嗣之意,而子桁刚行完冠礼不久,在重臣中威信未立,遂担心自己死后又出现诸公子争立的纷乱局面,。

其时赵、韩、魏、楚四国常被秦国攻城掠地,谈秦色变,尤其韩、魏两国,均已东向事秦,入朝来聘。秦王决定攻周,是料定与周接壤的几个诸侯国不会发兵勤王,引火上身。并且通往周境的宜阳早已攻陷,自咸阳至东周边界都为秦国领土,子桁领兵出征绝无战败可能。联姻不成,秦王马上打起新的如意算盘,派子桁领兵灭周,以立军功、树威望,待取回九鼎与砥厄之玉,在雍城祭祀先祖,即可名正言顺向文武百官宣布立嗣。

子桁也知道这次真正领兵的,仍是武安君白起。

武安君用兵如神,几乎每战必胜。这些年他南征东伐,为秦国攻夺许多土地,并削弱邻国兵力,凭其军功,从庶长升为大良造。四年前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了四十五万赵军降卒,震惊天下。秦王认为这一仗功劳太大,大良造的职位尚不能表彰军功,又创一个“上将军”的称号给他。

武安君军功显赫,平时难免骄奢自负,然而这次出征,均向子桁请示决策,只因出征时这位年轻公子再三叮嘱他不许杀降卒。

为此武安君曾劝谏:“降卒多诈,既能叛国,也必叛我,不如杀之以灭士气,同时还可削弱敌国国力。”按照秦国军律,以斩敌首论功行赏,军中普遍形成杀戮降卒的风气。

子桁语气相当坚决,不容反对:“若各国都认为秦军滥杀降卒,再不会有人投降,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拼死一战,最后损失的还是我秦国将士。” 他以为胜一役而失天下人心并不可取。

武安君心有不甘,但既已请示,不得违抗军令,于是下令三军,这次出征不杀降卒。

秦军本锐势之师,王师无心迎战,一听秦将已下严令,降者不杀,立即不战而降,竟比昔日死战攻城容易得多。见不费一兵一卒,连下二十余城,武安君大为感慨。

子桁并不居功,一次众将领在营中议事,听武安君称赞他时,只淡然道:“这全仰仗老将军的威名,他们因为惧怕您才弃城投降。”

武安君深以为然,但口中连称不敢。

行军数日,已到洛水西岸,渡过这条河,王城近在咫尺,子桁下令全军直接渡河,并不担心王师在河对面埋伏。

因为对岸全是广阔的平原,伏兵无法藏身。子桁回想少年时听范丞相讲周平王迁都,心有感触:“周幽王宠爱褒姒,为博她一笑,以烽火戏诸侯,结果镐京为犬戎所破。秦襄公率兵勤王,护送幽王之子回镐京。但新周王(周平王)认为镐京离犬戎太近,时受骚扰,而洛邑处于天下之中,四通八达,便于四方朝贡,因此执意要迁都洛邑。当时司徒卫公反对道:‘镐京左有肴函,右有陇蜀,易守难攻;而洛邑居平原之中,地势平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