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磕头拜谢道:“多谢少侠救命之恩!多谢少侠救命之恩!”
宋青书连忙扶起领头的一位,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们的本分,何须道谢,大家快快请起,折煞小生了。”
看到一个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倒地向自己磕头,宋青书觉得百感交集,手忙脚乱的扶起众人。
“诸位,此处既然已经被地方发现,虽然已经被我杀了,但是焉知他们还有没有同伙,要是我走后,他们同伙到来,恐怕又是一场灾难,所以这里已经不安全了,大家还是另寻一处深山老林躲藏吧。”
“恩公说的是,咱们听恩公的。”
“对对对。”
“听恩公的。”
。。。。。。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宋青书等到村民们将东西收拾好,然后在村中老者的带领下,向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中行去之后,又在村庄中等待了许久,没有看到盗匪的同伙前来,这才安心的继续上路。
宋青书离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马匹和盗匪的马匹因为众人的打斗,早就惊慌之下,跑得无影无踪了。
就在他感叹自己好人没好报,救了人,居然还把自己的马给丢了的时候,居然发现了一头小黑驴。这当真是意外之喜。
为了感谢‘天无绝人之路’,宋青书还给小黑驴取了个名字,叫做‘黑炭’。
学着张果老,宋青书倒骑着小黑驴,一路上优哉游哉的再一次上路了。
宋青书由马换乘了小黑驴,虽然没有了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但是自己又不急着赶路,换乘了小黑驴后,到觉得更加自在了。
宋青书换乘了小黑驴后,便不再走官驿大道,转走乡野小道。
一路上倒是没有了那些盗匪肆掠,官兵纵横的场景,见到的都是山中美景。
冬日的山中没有了夏天的那一团黏稠得化不开,你根本看不清山的真容的绿。而是另一番别样的滋味,特别是在晴朗的日子里,山的轮廓,尽收眼底。你甚至能看到那一棵棵疏疏落落的树木。那种清疏的感觉,带给你的是内心的一派明朗。最是黄昏时分,晚霞洒满山顶,远远望去,山在清疏中,溢一份烂漫。那一刻,对于一座山,你会禁不住产生一种神圣的向往。
宋青书行走在山间,不知不觉中似乎感觉这不是在乱世,而是在太平盛世。虽然这有些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但是一路行来,见到的都是杀戮,都是破坏,在这里心情难得的平静了下来。
第五十章山谷佳人
第五十章山谷佳人
行走在贵州大地上,到处都是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宋青书想要穿过贵州往西而去,自然是越走地势越高。
行走在山间,最麻烦的事情,就是要做好经常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心理准备。要时刻准备着风餐露宿。
要是前世,宋青书想也不敢想,不要说什么露宿野外了,就说这整天翻山越岭就不是自己能够胜任的。
这一晚,宋青书又走到了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只好在野外将就一晚。
不过一路行来,经常性的露宿野外,宋青书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今晚明月当空,升起火来,用过晚饭,宋青书拔出三尺青锋剑舞了起来。
明镜高悬,凉风拂面,拔剑留影,只可惜却是没有佳人相伴。
此情此景,宋青书只觉颇为惬意,忽然想起首诗来,觉得颇为契景,便即开口吟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