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部分 (3 / 4)

少信仰的成分,也必须融进崇拜的精神,才能凝结为传统。中国传统社会用儒家思想编织起来的纲常伦理,对家庭的结构和文化传承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它里面的崇拜的成分大大超过信仰。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5)

但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儒家思想,在先秦、在两汉、在宋明、在清代,都有所不同,都有新的成分添入。希尔斯说,对传统而言,“增添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事实上,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的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但新增入的成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处于边缘状态,而且会遭致固守既存传统人士的反弹。除非已经进入传统变异的另一情境,即固有传统和新成分实现高度融合,人们已经无法分清楚传统构成的新与旧,甚至以为新成分原来是旧相知,传统就成为既是现在的过去又是现在的一部分了。

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传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并变得更健康、更有免疫力。唐代文化气象博大、心胸开阔、仪态轻松,就和大胆吸收西域文化、旧传统中融入了异质的新成分有直接关系。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濡化过程。这种濡化过程一般不会引发激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汉朝和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具备这种条件的,所以有佛教的传入、有和西域文化的交流。

到了晚清,国家处于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完全弱化,失去了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条件,更不要说文化的濡化了。张之洞算是有心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到底也不过是“应变”的一种方式而已。其实处于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与当时西方的社会与文化,彼此之间有好大一个时间差,西方已经是建构了现代文明的社会,中国还没有从几千年的传统社会里转过身来,双方没有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这种情况,不可能有中国文化传统对西方异质文化的正常吸收,必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冲突的结果大家知道,是中国文化打了败仗。

中国的近代何以开始的那样晚

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里面,没有为走向现代准备好充分的社会与文化的机制。我说的是“社会与文化的机制”,没有笼统地说中国文化本身。因为这是学术界的一个争论问题。为什么西方早在16世纪就有工业革命、就开始了近代的进程?为什么我们的“近代”开始得那样晚?到1840年鸦片战争人家打我们才开始“近代”?

宋朝和明朝,城市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相当繁荣,有的研究者论证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认为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入侵,自己也会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说明朝的中叶开始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定萌芽,历史材料可以找到一些证据;但如果说将来可以自己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则只能是学术上的一种假说。因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没有给予验证。事实是中国始终没能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学术界没有争论的是,与西方相比,中国传统社会历史演进的速度实在太慢。仅是一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就走了三千多年。我以为有两个因素,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生产力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