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 (3 / 4)

算高产,目前胡乔木主编的权威版本和海外刘济昆的所谓全编都不过六十余首,我现在搜集到的约近100首,恐怕这就是全部了。但论艺术成就,毛诗比他的那些同志们恐怕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至于书法,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恰恰他们又非常具有可比性,一是他们处于同一时代,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同。而且要说青少年时期读书的环境,这些人多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学习条件都胜过毛泽东。二是他们青年投身革命,斗争经历和毛泽东相仿,区别只在于毛是第一责任人,力挽狂澜也罢,日理万机也罢,主要的功绩都归于毛泽东,这是无可争辩的。但大家的业余爱好都是诗词和书法,数十年不辍,临了一比,高下立现,不服不行啊!

所以,晚年毛泽东虽然犯了文革等重大错误,但并没有减损多少他的个人魅力。不少在文革中遭到冲击迫害甚至妻离子散的人物,时过境迁之后,不光没有怨恨之情,甚至仍然对他充满了崇敬和缅怀。最典型的是罗瑞卿,七年身陷囹圄,双腿残疾,1976年9月在毛泽东逝世之后,他悲痛不已,坐着轮椅冲破阻力,参加了毛的追悼大会,并拄着拐杖以惊人的毅力站立了一个多小时,表达了他对毛泽东最后的忠诚和景仰。(56)

综上所述,以毛泽东诗词为表征的巨大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一种势能,转化成了他多方面的优势,使他总是胜出一筹,先声夺人,以至于他有意无意地把这种优势作为一种武器和谋略。这一点在他的晚年体现得尤为充分,比如讲话总是把一些生僻典故信手拈来,而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使人一头雾水,即便是历史学家,也常常需要经过考证,才能找到出处、原意,然后再来揣度毛的本意和动机,造成一种“从来天意高难问”的玄妙感。从而使人们仰之弥高,惧之日甚。

五、五个来源

前面我们讲了毛泽东诗词的高蹈和精妙,讲了以诗词为表征的毛泽东文化底蕴的深邃和博大,那么其文脉何来?下面,我尝试着从五个方面对此再作一探源。

第一,源自毛泽东的天赋个性。

前面我们在第三部分讲毛艺术风格的第一个特点“豪放大气”时,举了毛16岁的《咏蛙》诗为例,说明了他的霸气。这是与生俱来的,现在又有资料披露了毛更早的诗作,他13岁写的《井赞》: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57)

表明他渴望挑战艰险,搏击风浪的人生信条,他的远大志向从小就异乎常人,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这些诗作今天其实都不可考,是否真正出自毛的手笔,大有疑问。但这并不重要,人们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因为这些诗作和出自青年毛泽东手笔的《沁园春·长沙》和《湘江评论·发刊词》等诗文中的磅礴大气如出一辙、一脉相承。这就是天赋个性。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多有论述,这里点到为止,而且,毛泽东的性格极富挑战性和斗争性,愈挫愈奋,压迫愈深、反抗愈烈,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斗争和创作生涯中。这就要说到下一个问题。

第二、源自毛泽东的斗争实践。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就是毛自己的创作体会,他的创作实践和创作理论相互发明、相互应证。首先是毛壮丽奇伟的一生,给他的创作提供了绚烂奇谲的源泉,这一点,我在前面多有阐述,此处从略。其次,纵观毛60年的创作生涯,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从量和质两方面来看,都大致可以说,他的创作,中青年时期胜于老年时期,建国前胜于建国后,战争年代胜于和平年代。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来作一个简单分析。

毛泽东诗词的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