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
终于,那个记者朋友受不了了。开口发问,“宋医生啊,你怎么老说下一个。病人有疑问,我们可以慢慢解答啊。医生和病患之间的不理解,都是因为不知情。你多花点时间和他们解释,他们心里也舒服一点啊。”
宋易木着一张脸转向那位热血的记者,“我一天有那么多病患挂号排队。平均一下每个要用3分钟时间诊断,哪里有时间慢慢解释?还有不抽血不拍片,我光花时间听他们说,能治好他们的病吗?我连他们哪里有病,有没有病我都看不出来。”
记者朋友看着这位冷静的女医生良久,叹口气,去别科寻找新题材了。
后来,听说这位煽情而文艺的女记者在全医院上上下下没有寻找到符合心意的好医生,去到别的医院找到一个相当感人的题材。一路跟拍,从家里到工作,事无巨细,最后变成了一部纪录片。
一时间,那个医生连同那家医院都名声大噪。院方领导知道以后捶胸跺足,觉得错失了大好的宣传机会,还特地开大会要求各位医护人员守在电视机前好好观看此次纪录片,并且各科进行探讨学习。要求全院人员在这组纪录片里有所感悟,有所学习,有所成长。
如此形式主义之下,宋易只能逼着自己抽空在电视机上瞅瞅那部感人肺腑,掀动全城市民泪腺的纪录片。当然,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的,还有翘着脚丫的贱男。
纪录片讲述的是位外科医生,身患胃癌4年多,但仍然坚持做了上万台手术。纪录片拍的非常煽情,他带着止痛棒动手术,甚至一连吃下6颗吗啡片镇痛。他拔掉自己的针头紧急处置病人,用自己的经历鼓励病人。再配上动情的背景音乐,催泪十足。
片子结束,宋易打了个哈欠,上床睡觉。
张长胜抠抠鼻屎,顺了顺小孙子身上的毛,趴沙发上窝着。
第二天,全科开大会。领导发言率先谈感想,“昨晚的纪录片,大家看了哇。我当时看的都热泪盈眶啊~那位老医生带着止痛棒动着手术,这是多大的煎熬,多大的定力。只有真正热爱这份事业的人,才能如此的奉献自我。难怪那位记者同志不愿意在我们医院拍了,我们目前欠缺的,就是这种激情啊。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正能量!”
张长胜嘴角咧了咧,被领导看到了,问,“小张,你也看了吧。说说你的看法。”
张长胜摇摇头,“不敢说。您说就好了。”
领导笑了,“你个小猴子,平时不是意见最多吗。哪有你不敢说的话?要你说你就说,扭扭捏捏的跟个小娘们一样。”
“真说啊?说真的啊?”张长胜睁大眼睛看着领导,跟个小学生一样。一脸怪相把其他一帮医生护士都逗乐了。
“说!”
张长胜清清嗓子,“这种正能量不能提倡。幸亏我们没有。要有就完蛋了。”
语惊四座。领导表情都变了,看过来。
宋易一笑,果然没这个贱男不敢说的话。
“我算了一下。4年上万台手术,就算他全年无休吧。天天做,平均每天近七台。他们科里是只有他一个医生了吗?其他医生天天就吃饭睡觉打豆豆了?”
“噗”人群里发出阵阵笑声。领导也忍不住露出一抹笑意。
“还有,他身患胃癌。他这种情况是否适合连续做手术?肿瘤、疼痛是否会造成体力不支?动手术的时候是不是会手抖?说带着镇痛泵上手术台,我们都知道镇痛泵的使用会造成嗜睡、恶心、反应力下降等副反应。这不是在发呆,这是在做手术。他这种状态动手术,他刀下的病患知道吗?医院难道没有考虑过安全性?”
笑声止住了。
其实不止一个人想到这一层,但是大家都没开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