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2 / 4)

,虽然数量不多,但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论吃饭》充分肯定农民〃吃大户〃的正义举动,赞扬他们反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敢于反抗的集体意识。文章通过说古论今,字里行间干预着政治,通篇充溢着鲜明的政治色彩。《回来杂记》对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现实予以评说,分别从〃有〃〃闲〃〃杂〃〃乱〃四方面剖析日常生活的状况,由表及里,烛幽发微,揭示了〃物价像潮水一般涨,整个北平也像在潮水里荡着〃的社会动荡的本质,从而激烈地抨击在民主运动中行将灭亡的黑暗社会制度。在《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等文中,他肯定闻一多对民主运动作出的贡献,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和卑劣,表示了继续斗争的决心。朱自清曾多次称赞:〃鲁迅的'杂感'也是诗〃(朱自清《鲁迅先生的杂感》),而他恰恰也正有意地仿效鲁迅,同样在杂文里〃一面否定、一面希望、一面战斗着〃。(同上)在一些杂文中,对知识分子进行痛快淋漓的解剖,如《论书生的酸气》批评知识分子身上的〃酸气味〃,他说,既然〃自己是在人民之中〃,就不能再〃自命不凡〃,要知识分子必须正确地〃看清了自己〃,要丢却知识分子那种装腔作势和自视清高的作风。这实际上包含了朱自清对〃旧我〃的否定和批判,包含着对自己那种习惯于克制、平和中正、沉思默想、内向封闭的超稳定文化心理的否定,他在勇敢的自我否定中紧紧地向人民靠拢,实现与旧哲学、旧思想、旧意识的决裂,代之以崭新的革命思想意识,从而重新肯定自己。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文讯》1948年9月9卷3期)三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说:〃近代散文本早已撕破了岸然道貌的假面具,摘去了假发,卸下了皂袍,它与一切问题短兵相接,与人生日常生活相厮混,共游戏。一句话,它不再装腔作势,去为传道者与说理者作工具,而只是每个人宣情达意的语言符号……。〃他又说:〃朱自清的散文都做到了,不但做到,而又做得好,所以他的散文,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杨振声所说的朱先生在〃领导着文坛〃,就在于他的散文具有了〃宣情达意〃的美学牲征。也正如朱先生自己在《〈背影〉序》中说的:〃我自己是没有什么定见的,只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

〃意在表现自己〃,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散文创作的美学原则。朱自清提出这一美学命题,既是时代的赐予,又有历史、现实的背景,更是根植于他的审美经验和理想基础上的创作实践。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散文的标榜与实施的是以〃文以载道〃为本位的散文观念。所谓〃道〃,是宣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主义的伦理与道德观念,〃文以载道〃强调儒家思想的独尊、理性的至上。用理性制约着、束缚着、扼杀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个体,尽管古代散文中不乏抒情小品,但它们是在被扭曲、被压抑的情况下出现的。至于公开提出〃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则被视为离经叛道。〃载道〃的桎梏使散文简化为〃八股文〃的模式。因此,否定〃文以载道〃的观念,建立以作家个性为本位的散文观念,是〃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必然,更是新文化之初散文革命的必然。朱自清在总结〃五四〃文化革命时说:〃新文化运动接受了西洋的影响,除了解放文体,以白话代替古文之外,所争取的就是文学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