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军追来了,赶快跑啊!”
明军头领丢下稆灶,带领队伍走了。
稆灶把稆涡从神台下取出,兵荒马乱年代,有家怎敢回去,带着稆涡到处流浪,曾几次险些被抓,都死里逃生,此时正值全国爆发农民大起义,再加上后金入侵,朝廷忙得不可开交,一面抵御后金,一面又要镇压起义军,闹得手忙脚乱,哪有闲心管什么稆朝廷之事,这才让稆灶父子躲过灾难。
与此同时,官府在各处张贴皇榜,特别那株连九族,严格的刑法,吓坏了菊花寺的朱善人和花善人,也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稆朝廷就是当年被长老法师抱走的小童,一旦被抓,就要寻根追踪,寻到朱花两家那还不得灭九族。当时正是崇祯三年,朱家和花家已经把菊花寺建好,取名朱花寺。
当时的朱花寺十分威武,寺院前面有九条大路通往各村,其中西南角有一条东南西北大道,东南至玄武直达鹿邑县城,西北至李原直达胡庙、路,此至李楼。南至马陈,一点不弯,足有十里多地。其次是通往易周村、后罗李村、前罗李村、皇集村、徐滩、黄阁、关桥,等九条大道,俗称九龙门汇集中心。
寺院东南角2米处,桥头沟边,并建有一个十米多高的龙亭,四角翘檐,矗立在东南方,显得十分美观。夏天做活的人们,都在龙亭下乘凉、避暑。这是寺院初建情况。
朱善人和花善人自任为第一届庙会的会首,当时朱家和花家,二家都是官宦之家,有权有势,住在朱花寺南一里地,
“住在寺南一里地啊,我现在就去找他们了解此事,更为清楚。”我打断了他的话。
惠憎长老法师摇了摇头道:“现在已无村庄,只有两个庄户,俗称花庄户、朱庄户。”
“刚刚建好寺院,灾难已经破解免除,为什么搬走?搬哪儿去了?”我再次提出疑问。
惠憎长老法师想了想道:“具体原因,为什么搬走,是怕受到连累,皇榜上写的清清楚楚,反叛朝廷诛灭九族,花家在此地生下朝廷,当时的朝廷天启皇帝朱由校,怎么也不会容下第二个朝廷出现。”
虽然按照长老法师所言在此建一座寺院,可以破解朱、花两家灾难,等寺院建好了而且香火旺盛,可是朱、花两家继出事,花夫人由于思念生子,悲伤过度,一病不起,晚上一梦,得知儿子就是皇榜上追杀的稆朝廷,而且还要株连九族,再加上官府常来搜查捣乱,又怕后果严重,万一被抓去,前来相认生身父母,岂不受到连累,朱家和花家有至亲之交,诛灭九族,肯定受到株连,无奈之下,两家只好离开此地,花家迁往安徽省亳州,隐姓埋名。朱家虽不是当事人,也怕株连,只好离开此地,迁到比较近的李原集杨寨村。
“怪不得众人所讲;易周村是块风水宝地,曾出过朝廷啊。”我感到惊讶。
“那可不,易周村却是块风水宝地,出过朝廷千真万确。”惠憎长老法师骄傲地讲道。
欲知后事
本站强烈推荐:,最好的小说搜索网
………【第二十二卷 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娘娘】………
菊花寺的庙院里,百般红紫斗芳菲,你看;那大庭左边的花坛里,丁香花已经开得很足,叶子却仍然是小小的,似乎花儿急着先向我们展示问候。右边花坛里,洁白的玉兰花与左边的丁香抢着开放,拳头大小,雪白雪白香气扑鼻。月季花不甘示弱,它的叶子今天刚刚抽出,深紫色,明天叶片舒展开,就成亮绿的了,不久,一个小花骨朵儿就漏泄出水灵灵的生命力。
以我看;惠憎长老法师做和尚有点屈才,他的口齿相当流利,表达能力极强,讲起菊花寺的事情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