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时光旋舞> 第1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部分 (3 / 5)

读着她写的书确实不多,却能感受得到她的文章是细腻的,却又透着奢华,悲凉和绝望。

最喜欢她的《金锁记》,只因为忽然觉得七巧的可悲。她怨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最终却终是把自己给活活压死了。观者会笑她的痴傻,却不知每人都被这枷狠狠地压着。人类会记住仇恨,这是作为动物的本能。情伤也好仇怨也罢一点点积累起来,便成了枷上了锁,一日日沉重起来。要说不会怨恨的人,我坚信这世上是没有的。有了怨才能有爱,懂得什么叫爱,这同没有尝过苦味便不知什么是甜味有着相同的原理。

适当的仇恨并无大碍,除了让我们行动不便思想不快,却倒也能活得长久,又况且更多时候那锁的重量被时间带走,让我们终究忘却。只是七巧那般深刻的恨,却变得可悲起来。她不是逆来顺受的女子,于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终于造就了她的报复。只是结局能得到快活么?复仇往往并不能带来*,却是更深的痛苦。说到底,她终究还是个平凡的小女子罢了。她的思想单纯,却叫仇恨利用,那悲剧是她酿造的,也并非她酿造的。错与对谁又说得清?无非是为了自己,遵着想法做,无法预测到未来罢了。人都是自私的。

我喜欢故事的结局。很平静的结尾,很一贯的张爱玲风格。七巧淌下了泪,她终于是解开了那架了一辈子的锁。她走得自由,也走得安详,此刻的死亡却正是她的解脱。人走了。烟散了。仇怨自然也没了。

在写《半生缘》的时候,张爱玲同胡兰成离婚了。现实中她不是个好演员,却绝对是个技巧高超的导演。她乐于揭穿虚伪面具下人性的丑恶,当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变得苍白无力,那些被努力维持的薄冰开裂时,梦幻般的泡泡便也破了,湿润了我们的掌心,落下一串串细细的泪。我不知道这片泪水是否也暗藏着她那颗支零破碎的心。 。 想看书来

出名要趁早(3)

曼桢的选择似乎是获得了表面的平和,而她却忽略了冰层下奔腾的暗流涌动。她的牺牲最后被证实是没有价值的,故事的结局也就成为了一场可笑的悲剧。

“一定是真心相爱的两人结婚才是正确的”想法在如今很多时候却是幼稚的,现实迫使我们作出与愿望相悖的选择。爱是什么?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谁有心思去谈论所谓的爱情?那只是窗户上的冰花,一触即化。既然我们无法做到飞蛾般义无反顾地扑向光和热,那我们就注定要守着理性的选择,度过余生。人确实是受感情支配的动物,而生存的欲望、道德的观念却更深层次影响我们的抉择。

一步错,步步错。在曼桢做下她的决定的伊始,她就应该明白,一切已经不一样了。无法成全的爱恋似乎是最值得怀念的,我们应该感激张爱玲给的结局。怀着一点心酸,几分惆怅,昔日的情人说着再见,而这样的画面却比欢欢喜喜的大团圆来得真切。那样的背景下,造就不出美满,而谁又能肯定地说曼桢和世钧的姻缘就一定幸福?完整的美是赏心悦目的,而缺憾的美却是刻骨铭心的。

她那样矛盾,如火的激情和沉默的寂寞却和平地在她笔下相处。她笔下的女子或刚烈或懦弱,但无一拥有美满的结局。她好像只是个局外人,却又明明是她利用这个无奈的时代导演着那一场场悲剧。她用她的冷漠叩击我们的冷漠,她以她的残忍激发我们的泪水。每一个故事都好像是个梦,爱了,散了,得到了,失去了。我透过那轻薄的纸张乌黑的字迹看到身穿白衣的女子,她飘过一张张含泪的笑脸,穿行在峡谷的缝隙。她疏离地和我保持着距离,而我却相信她在那里,躲在层层的文字后面。那些故事是她的伪装,而真正的张爱玲却同这书一般,内心荒芜一片。只是当梦醒了,一切便也结束了。笑没了,泪没了,这只是场梦罢了。

写的是散文是小说,自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