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限上(局限)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你想要的,永远只有你自己的才知道。
破茧十策之:要么‘死嗑到底’,要么‘激流勇退’ 。。
第十节 冲得最快最干脆的
第十节 冲得最快最干脆的——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这句谚语想必已经是众所周知了,但可能少有人知道,这一句话本来是语带贬义的,在《论语&;#8226;公冶长》第五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了道:“第二次,就行了。”意思就是三思太过于多,有的人思考一遍,觉得不够,再思考一遍,保证不错误,第三遍,反而变得谨慎,不敢动弹,所以孔子说确认一次就行了。实际上是语带否定的,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三思而后行的‘三’被理解成了虚指,整个意思变成了应该多思考然后行动。贬义变成了褒义,反驳变成了劝诫。当然这里只是追溯一下来源,而本节的意旨当然是第二种,从积极的角度来指导人的行为,三思而后行的主旨就是让人在行为之前通过思考来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思维有多重要呢?我想是个人就应该知道!
有一男一女,我们假设从小将他们放到一个没有动物的岛上,不接受任何文明,同时假设实验人员将食物放置于各个地方,意思就是他们不会饿死,然后你们猜想一下,他们会不会有小孩?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过会儿再告诉你们,虽然有点与这一节的主题无关,但是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动物会思考,什么样的动物不会思考?结果有点简单,有脑的动物都具有判断能力,只是复杂程度与功能完善度有区别,脑的本身的存在就是高等进化的标志之一,在脑的统领下,动物具有识别,判断,分析,推测,想象,思考,演绎,记忆等诸多能力,当然这些功能不是任何有脑的动物能玩得转的,只有人才能玩得圆,虽然已经足够完善,但人还没有站到进化的尽头,脑还有相当的功能有待开发。仅这其中的一些功能,已经让有脑一族受用无穷了,有脑的前提必然是知觉器官功能的分化,出现眼耳口鼻舌皮肤等各种接收信息的感觉器官,有了这些工具,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将会减少相当多的风险,但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得失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础,脑的出现让动物得到更加高强的本领外,必然丧失最原始的知觉本能,什么意思呢?比如,草履虫,我们往草履虫中撒入盐水,草履虫会本能地向没有盐水的方向逃跑,科学家把这个叫做应激反应,如果生物没有应激反应的话,那么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将找不到生存的道路,所以这种本能的应激反应是每一个生物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才对,同样,像一些动物鸡鸭呀,虫蚁呀,平时看起来杂七杂八的动物在地震,水灾,雪灾这些自然灾害来的时候都能够感知,这也是一种应激,而这些能力在已知最高等的人身上
却体现不明显,同样是盐水,与清水两种泳池,如果不是有人喝进水,那么到头也不会有人去关心这之间的区别,因为人的皮肤丧失了这种第一时间感知外界变化的能力,除了温度。人的视觉不是最敏锐的,听觉不是最发达的,嗅觉不是最灵敏的,触觉不是最敏感的,虽然我们是高高在上的生物的王者,但情况依然是,在有脑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第一样东西,敏锐的感知。
脑是高等动物最重要的武器,所以才会在脑的外面进化出坚固的盔甲,对它的保护,连第二器官心脏的安全等级上也与之相差甚远,正是因为它的重要与强大,那么必不可少的将是我们对之产生依赖,比如,当一个球向你撞来,你不是马上就闪,而是眼睛接收到球来了,将这个信息传递给脑,脑在处理整个情景后,做出闪还是接的决定,然后再通过神经系统将命令以行为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