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部分 (3 / 5)

就在巷子口,紧连着山塘街。游客们来山塘景区游玩,在这个景点如果不拍照片,就象到了北京天安门不拍天安门城楼一样的道理。所以,游客要在北面拍通顺桥的全景,就必须退到仁安巷3号门口才能拍全。

张凤珍当时在着手办家政服务所的时候,山塘街上的门面租金很贵。她就在通顺桥下的仁安巷3号找到了一幢两层砖木结构实用面积近三百平方的老式楼房。楼下还有近百平方米独用院子可用于停车和人员集散。(前面已经说过,这处建筑原来是一所小学的分校,现在已经弃用了。)

此楼的房屋上下各有五间,楼房有两处。张凤珍现在只要下面租一间就行了。可是房主不肯单独出租一间,要租就整幢楼房一起“统吃”。后来金萍在这里办起了健身俱乐部占去了大部分房间,只剩楼下还空着一间。

却说四十八岁从湖北来的符金美来到仁安巷3号开起了美发店,她在楼下北头租了一间。这样仁安巷3号的三家单位就把房间全部占满了。

符京美长得略显得有些土气,这让张凤珍金萍和钱华他们反倒是觉得十分放心,想来没有姿色就不大可能搞色情服务的了。

符京美娘家是陕西人,原在老家镇上跟着亲戚学做过理发。后来嫁到了湖北,在当地的镇上开了家小理发店。她生有一子,现在已经在家乡做汽车修理工作。丈夫在农村,一直无所事事,整天赌博喝酒,她忍无可忍和丈夫通过法院判决离了婚。离婚后,丈夫还经常要来店里和她“睡觉”。符京美不肯,说法院都判离婚了,你就别来纠缠我。丈夫说:“你户口还在我这里,咱们还是一家子!”符京美缠不过,就想离开镇上跑远远的出去发展。

符京美想进城发展,深知自己原本的手艺在城里是站不住脚的,非得学习新技术才行。后来她在网上看到南州有家香港人开的美发美容学校培训。就花了4000元学费来南州培训了两个月。她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员。她学习刻苦,中午人家休息聊天,她还在争分夺秒地练习。学到后来,洗剪烫染拉,十八般武艺虽然不能说精通,但是都能够对付得了。

学习结束后,符京美就准备留在南州开个小美发店。定位是为社区居民理发。试营业时老人理发只要六块,带刮胡子七元钱。正式开业后也才各增加一块钱。她向学校老师低价买了些快要淘汰的设备,就准备开起来了。至于美发用品,有学校推荐的,也有自己在网络上搜索买的。现在仁安巷3号的地方和租金正合她的意,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了。

美发店还在筹备的时候,这天来了个老人要理发。符金美说:“老人家,还没有开张呢。”说着,想请他离开。

老人不想走,说道:“我是不讲究的,只要帮我把头发剪短些就行了。”

符金美看到老人胡子拉茬的,也就帮他理了。因为新做生意,符金美做得特别认真格外仔细。在理发中,她了解到老人名叫季平顺,今年64岁,从小到大一直在南州生活,是名中学退休的语文教师。

季平顺感到符金美理发的动作轻巧灵便,对她的手艺感到满意。就给了她十块钱,符金美要找零,季平顺说不用找了。他还向符金美建议说:“山塘街上不少店门口都有对联,我来帮你写一条怎么样?”

符金美说:“谢谢季老师了。写什么字呢?”

季平顺说:“进门蓬头垢面,出门容光焕发。”

符金美说:“好的,谢谢了。”

第二天,季平顺就把写好了的对联送上门,得到符金美认可后,季平顺就找好挂放的位置,量好尺寸去制作了。

几天后,木制对联做好了。挂对联的那天,正是美发店开张之日。季平顺还带来了一串鞭炮。在阵阵鞭炮声中,金美美发店正式开张了。符金美要和他结算对联的帐,可是季平顺死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