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不爽。
同样的道理。
招工数量有限,港城又有非常多的工作机会。
种田的人就跑去港城做工,比田里一年到头辛苦赚的更多,更别说赚到的钱全都归自己。
在港城辛苦打工省吃俭用寄钱物回家,家里人的生活也好过些。
没那么多大道理。
既然大家同样都是做工的人,那福利待遇也是要争取争取,特别是有人支持的情况下。
澳城的工人在去年12月搞成了。
港城的人可以说受到鼓舞,也可以说自认为不会比别人差,自然也会想要提高待遇。
大舅哥点头道:“最近听说了好多要求增加工资的事。”
“确实需要提防,省得有人把火烧到我们身上。”
“还好方便面厂和火腿肠厂的工资待遇都是高高的,不用烦加工资的事。”
娄晓娥也关心港城的风吹草动,点评道:“关键还是要把人当人看。”
“前些天的那个什么纱厂,要么直接围殴工人的管事开除,要么就调离岗位,也就没事了的。”
“偏偏要把挨了打的工人开除,打人的家伙反而继续原岗上班,这不就是捅了马蜂窝了。”
“连闹了好些天的新闻,最后还是把管事开除了算了结。”
李铭也看到了这个事,“别人的事情,咱们也不知道内情,只当个热闹看。”
“找个合适的时机,在工厂里设立一个意见箱,星辰公司派人每周三、周六各取一次信件。欢迎基层员工提意见。”
“可以提生产技术方面的,可以是管理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
“采纳了的建议,可以给当事人适当的奖励。”
大舅哥提醒道:“有些人会提一些过分的要求。”
李铭不以为意的说:“他提他的,我们不一定要按他说的做。”
“以后工厂多了,我们很难了解到最下面的事情,这是听到不同声音的一个渠道。”
港岛两家工厂,深水涉一家,荃湾的大楼建好之后又会有好几家工厂。
砰砰砰,砰砰砰。
接到通知的顾问黄福义赶来了,“李董,董事长,娄董。”
“李董,这些资料是收集到的各国建筑事故的汇总。”
“只有最近几年的。远一点时间的,不太好找。”
没有互联网,京城的周晓白等人找了好些天,实在难找到足够的资料。
李铭就改安排港城的黄福义去找,花钱让临时工帮忙找。
厚厚的一大叠,李铭惊讶道:“这么多?”
“平常没注意。桥梁、大坝、在建大楼,垮塌的数量还是挺多的。”黄福义边说边把资料交给李铭。
名气大的:珐国的马尔巴塞大坝、意达利的瓦依昂大坝、毕利时的布德维内韦格大桥、镁国长滩大桥、镁国堪萨斯大道桥、加拿达的苍鹭路大桥等等。
五六十年代,各国都在大力搞建设,建造大楼、修桥铺路、兴修水利。
开工的项目多了,事故多一些也挺正常的。
现在是兴旺发达的景象,50年后,这些设施就需要巨额资金维护,成为一个个安全隐患。
李铭连翻了好几页,询问道:“怎么没有一例日笨的?”
黄福义解释说:“您之前说了,优先选取设计失误的案例,飓风、地震这样的情况靠后考虑。”
“英文的资料比较方便找,已经找到这么多例子了,他们也就没有去找日笨的例子。”
李铭也不强求,“算了,就这样吧。”
“便宜日笨的建筑公司了,出了事就可以怪到地震的头上,屁责任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