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大放送,國運你要不要?
當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大秦的名聲立刻就臭了,臭不可聞,遭到了貴族圈子的一致譴責!
「果然是夷狄之人,不通禮數,竟然不分上下尊卑,不問出身,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嬴秦當然不是夷狄之人,非子更是貨真價實的諸夏之人,但是奈何其他貴族對大秦有意見。
再加上大秦的地盤,位於西陲之地,和西伯侯的地盤很近,周圍充滿了夷狄、犬戎。
所以其他貴族們為了表示自己對大秦的蔑視,就連帶著將大秦稱為夷狄。
至於他們這種行為本身就是無禮之舉,則是被貴族們一起給忽略了。
「破壞規則的,不應當存在!」
「出頭者死,這天下是我們貴族的,怎能因為能力高低而忽略血脈出身?不分上下尊卑,這一代秦伯該死了!」
「殺了他!」
在百年之內,連續遭遇了三百多次刺殺,連長子都死於刺殺之後(扶蘇:我死的好慘啊),嬴渠梁終於爆發了。
他不顧二號工具人秦任好的遺命,再次強行吸納國運,直接成就天仙,壽命大減。
到了此刻,刺殺之類的終於減少了,甚至其他諸侯們都不敢過度刺激大秦了。
反正在他們看來,當嬴渠梁吸納國運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活不長了,誰願意和一個命不久矣的人拼命呢?那不是腦殘嗎?
或許是嬴渠梁這種二愣子行為被看好,不久之後,便有一位極為年輕的地仙來到了大秦。
他叫商鞅!
他第一次入秦,以霸王之道說秦,然後嬴渠梁把他晾了半天,不鳥他。
第二次入秦,說秦以王道,然後嬴渠梁這一次直接離他遠遠的,表示嫌棄。
第三次入秦,他和嬴渠梁終於聊到了一起,這一聊便是三天三夜,嬴渠梁甚至興奮的邀請商鞅與之抵足而眠,這一睡,商鞅的逼格就上來了。
大秦的百姓也都知道,國君很重視這位年輕的地仙。不久之後,商鞅便開始主持變法,後世稱之為商鞅變法。
耕戰制度誕生了,在這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時代里,耕戰制度是第一個,大規模的無視出身,有功勞就能上位的制度!
這個制度一出,秦國的貴族們恨死商鞅了,不過秦國乃是新晉諸侯,國內的貴族勢力不大,他們就是氣的牙痒痒也沒辦法。
所以改革進行的很順利,中間並無反覆。
到了嬴渠梁時代的中期,大秦國內的改革初見成效,上下一心,舉國皆聞戰則喜,大秦開始了又一次擴張。
大秦擴張,當然是既往蜀地擴張,又往關中擴張,即開疆拓土,又在出師有名的情況下,吞併其他諸侯、大夫。
由於嬴渠梁捨得國運,並拿出了大量的國運,給新晉的軍功貴族,所以軍功貴族們的實力提升很快。
那些傳承久遠的大諸侯之中,不是沒有強者,也不是沒有強兵,但是他們的強者,他們的強兵,是一代又一代積攢下來的,而大秦的強兵、強將,則是一位又一位野人、國人不斷努力得來的。
跟大秦拼消耗,他們耗不起!
這其實也是開國不久的好處,國運怎麼分配,完全是嬴渠梁一個人說了算。
嬴渠梁說商鞅變法有利於大秦,所以商鞅可以拿到不少國運,然後商鞅就真的可以拿到國運。
可是在那些傳承長久的大諸侯之中,情況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了。
在那些諸侯國之中,國運分配早就形成了規矩。
國君能拿多少,陰世龍庭的祖宗們能拿多少,公族能拿多少,大貴族能拿多少,小貴族能拿多少,這些都是有數的。
不是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