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頁 (1 / 2)

朱棣給了解縉幾分顏色,解縉就準備開染坊了,還忘了向朱棣要經營許可證。

這件事情發生後,解縉就在朱棣的心中被戴上了一頂帽子‐‐干涉家庭內政。你解縉是什麼東西?第一家庭的內部事務什麼時候輪到你來管?

此後解縉的地位一落千丈,漸漸失去了朱棣的信任,加上他反對朱棣出兵討伐安南(今越南,後面我們會詳細介紹此事),使得朱棣更加討厭他。於是,這位當年的第一寵臣,永樂大典、太祖實錄的主編在朱棣的眼中變成了一個多餘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朱棣的讚許,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的斥責和批評。

朱棣討厭他,不希望再看到這個人,只想讓他走遠一點,越遠越好。但他並沒有急於動手,因為他還需要解縉為他做一件大事。

這件大事就是永樂大典的編纂工作,如果此時把解縉趕走,大典的完成必然會受到影響,想到這裡,朱棣把一口惡氣暫時壓在了肚子裡。

可嘆的是,解縉對此一無所知,他還沉浸在天子第一寵臣的美夢中,仍舊我行我素。朱棣終於無法繼續忍耐了,解縉實在過於囂張、不知進退了,於是,在永樂五年(1407)二月,忍無可忍的朱棣終於把還在編書的解縉趕出了朝廷,遠遠的打發到了廣西當參議。

這對於解縉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好端端的書不能編了,翰林學士、內閣成員也幹不成了,居然要打起背包去落後地區搞扶貧(當時廣西比較荒涼),第一大臣的美夢只做了四年多,就要破滅了嗎?

解縉並沒有抗旨(也不敢),老老實實的去了廣西,此時的解縉心中充滿了茫然和失落,但他沒有絕望,因為類似的情況他之前已經遇到過一次,他相信機會還會來臨的,上天是不會拋棄他的。

畢竟自己還只有三十六歲,朝廷還會起用我的。

然而他等了四年,等到的只是到化州督餉的工作,督餉就督餉吧,平平安安過日子不就得了,可解縉偏偏就要搞出點事來,這一搞就把自己給搞到牢里去了。

事情是這樣的,永樂九年(1411),解縉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進京匯報督餉情況,一個偏遠地區的官員能夠撈到這麼個進城的機會是很不容易的,按說四處逛逛、買點土特產,回去後吹吹牛也就是了,能鬧出什麼事情呢?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解縉同志不一樣,他是從城裡出來的,見過大場面,此刻重新見識京城的繁華,引起了他的無限遐思,就開始忘乎所以了。偏巧朱棣此刻正帶著五十萬人在蒙古出差未歸(遠征韃靼),解縉沒事幹,加上他還存有東山再起的幻想,便在沒有請示的情況下,私自去見了太子朱高熾。

真是糊塗啊,朱高熾家是什麼地方?能夠隨便去的麼?

解縉的荒唐行為還不止於此,他私自拜見太子之後,居然不等朱棣回來,也不報告,就這麼走了!解縉真是暈了頭啊。

果然,等到朱棣回來後,朱高煦立刻向朱棣報告了此事,朱棣大為震驚,認定解縉有結交太子,圖謀不軌的形跡,便下令逮捕解縉,就這樣,一代大才子解縉偷雞不著蝕把米,官也做不成了,變成了監獄裡的一名囚犯。

至此,解縉終於斷絕了所有希望,皇帝不信任他,太子幫不了他,這下是徹底完了。

回望自己的一生,少年得志,意氣風發,雖經歷坎坷,卻能夠轉危為安,更上一層樓,百官推崇,萬人敬仰。那是何等的風光,何等的得意!

可是現在呢,除了整日不見光的黑牢、腳上的鐐銬和牢房裡那令人窒息的惡臭,自己已經一無所有。輸了,徹底輸了,但願賭就要服輸。

解縉想不通的是,為什麼最終會失敗?自己並不缺乏政治鬥爭的權謀手段,卻落得這個下場,他百思不得其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