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应用在青少年同一性危机的研究中而为人熟知。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将其在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学、人类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认同”在不同的学者那里享有不同的含义。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在描述态度变化理论时,给认同所下的定义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系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简而言之,即它是指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人的态度,这虽然还不是自己的态度,但已接近自己的态度。心理学家里克罗夫特则将认同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原发性认同,指幼儿期的认同,由于主体几乎与客体没有区别,所以它是未定的;二是继发性认同,即自居作用,它是一种防御机制,并导致了超我的形成;三是投射认同;四是心力认同。投射认同和心力认同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其中包含了幻想,在幻想中主体投入并吸收、控制客体。认同与模仿有区别,模仿往往被认为是认同的外部形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认同是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击,做出这种反应,是由于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由于在认同过程中个体满意地确定了自己与所认同的个人或团体的关系,因而采取了一种与他人相同的行动。认同区别于依从之处在于个体能够逐渐相信自己所采取的观点和准则,但对这些观点和准则的信仰还不够坚定。如果一个人发现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一方面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就会由于喜欢该团体或该人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采取与其类似的准则或态度,从而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认同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如依从那样),而只是为了和那个人一样。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认同则做了如下解释: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界对认同也有多种解释。在费穗宇主编的《社会心理学词典》那里,认同的解释是: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费穗宇主编《社会心理学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45页。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认同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性、持久性的模仿学习”,它是“一种防御性机制,指由于某种动机而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的行为。如模仿他所崇拜或羡慕对象的某些行为。”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第990、535页。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认同即自居作用,是把自己亲近的人或尊重的人作为行为榜样进行模仿或内投自身的过程。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第390页。在荆其诚主编的《简###理百科全书》中,认同即“把自己看成是所期望的对象,并表现出与对象类似的态度和行为,又称自居。这是一种将对象内投的心理机制。”荆其诚主编《简###理百科全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第397页。张春兴认为,认同是一种社会学习的历程,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社会认同转变为自我统合。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具体包括价值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过失》,台湾东华书局、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第26~29页。《辞海》对认同的解释是:“认同一译‘认定’,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感情的一致性。认为经过认同,形成人的自我概念。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们交往活动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产生内心的默契。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第433页。在这里,无论使别人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