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頁 (1 / 2)

接著,英國人也馬上帶來了5千萬英鎊的貸款。有美國人和英國人參加的一個聯合穩定委員會宣告成立。

在記述這些事情時,唐(即霍靈頓&iddot;唐。一譯者)說:

&ldo;聯合協作的目的,是期望在以後的戰爭中能使中國的貨幣建立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rdo;但這完全是個空想。

史迪威到達中國時,正值美國和英國宣布對華貸款,這時,中國的通貨膨脹已經很嚴重了。&ldo;苦力隨身都有50元&rdo;的現象使史迪威十分震驚。隨著戰爭的延續,貨幣不斷貶值。到最後(據懷持和雅各比的記載),一個月的所得,在一個晚會上就能花光。

為了保障平民百姓的生存,政府按凍結後的價格向他們每月定量供應大米、布匹、食油、鹽以及燃料。

穩定委員會成立兩年之後,在喜瑪拉雅山上空艱難地飛行著的物資護送隊,運載著成噸成噸在國外印製的紙幣,以填進嚴重通貨膨脹的無底洞。

然而,錢並不是中國人生活中追求的唯一目標,&ldo;臉面&rdo;對他們更為重要。

在1942年10月10日的&ldo;雙十&rdo;紀念日上,委員長公布了一件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最為中國人挽回臉面的事情。他宣布,美國和英國已經放棄了那些臭名昭著的&ldo;不平等&rdo;條約所給予他們的治外法權。英美兩國放棄這些權力並非出於被迫,就這一層而言,中國的這兩個盟國作出重大的讓步可以說是自願的,但是,這並不是他們主動提出來的。

起初,他們主張在戰後再作決定。但是,蔣介石對他們指出,早一些宣布會起到鼓舞中國人民的效果,考慮到這一點,英美作出了讓步。

當蔣介石逐漸成為戰爭中盟國的一位領袖人物時,毛澤東掌握了對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

國共兩黨的&ldo;統一戰線&rdo;終於在1941年初破裂,其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便是1941年1月的&ldo;新四軍事件&rdo;。對這一事件。兩方的宣傳機器至今仍在爭論,而事實真相則更加模糊當時,新四軍一直在長江以南離上海不遠的地方作戰。

1940年9月,蔣介石的參謀長何應欽命令新四軍向江北轉移,然後再過黃河與第十八路集團軍(國民黨對共產黨八路軍的叫法)配合奪取新的據點。

共產黨猶豫不定,一方面因為冒著日軍的火力過長江太危險,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計劃,他們想在長江以南的南京‐‐上海‐‐漢口的三角地帶中建立新的作戰根據地(此處漢口應為杭州‐‐譯者)。

蔣介石把轉移的最後期限延長到了12月31日,但是新四軍仍在原地未動。

突然,共產黨的參謀長項英秘密率領他的部隊南移。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與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政府第十四師交火。後來的事情就不清楚了。能肯定的是,項英被殺,新四軍的軍長葉挺受傷入獄。共產黨大約損失了1000人。

1月17日,蔣介石命令解散新四軍。共產黨沒有理會這個命令,以同樣的名稱重新組成了新四軍,用七個師的兵力代替原來的那支軍隊。在好幾個星期的時間裡,共產黨的宣傳猛烈指責國民黨解散新四軍的做法,並指出這個決定是&ldo;親日派&rdo;打算與日本人簽定和約並參加反共協定的計劃的一部分。

3月6日,蔣介石給國民參政會寫了一封長信,指責共產黨不講信用,並加上了下面這段並不全是實話的文字:

我無須聲明,我們的政府唯一關心的就是領導全國抗擊日本侵略者,消滅叛徒漢奸,它絕沒有一點要再以武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