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索马里农业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天时不配合,没有足够雨量支持农业。
非洲有47%的地区没有足够的雨量支持农业。特别是东非,索马里包括周边国家,每年的降雨量根本无法满足农作业。反之,年年都要面临干旱的困扰。
在那些少雨的东非地区,大多数农民种植耐旱作物。可即便如此,靠天吃饭确实不保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8年非洲只有7%的土地配有灌溉设施,远远低于世界19。7%的平均水平。
由于干旱与蝗灾等病虫害经常发生,导致颗粒无收,农民缺少可出售的粮食,直接导致农业投资的匮乏,这种匮乏使农民没有资金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于是形成了粮食产量低迷的恶性循环。
既有天灾也有**,种族冲突,战乱为害导致非洲农民生存的艰难。
除了天灾,非洲的农民还得对付**。20世纪以来,非洲一直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40多年来,大约20个非洲国家至少经历了一次内战。战争一方面破坏了生产力,干扰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加大了农产品需求,使农产品供求失衡的状况日益恶化。
除了战争,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产速度也是一种“**”。统计数据表明,在1975~1985年间,非洲人口增长率为3。1%,粮食增产率仅为1。9%。1975年非洲人均占有耕地数为0。62公顷,到2000年则变为0。32公顷,几乎减少了一半。
在索马里,人口增长率为1。6%,但是粮食却是每年负增长。
当然,一些国家政府的决策错误也可算是“**”。世界银行指出,非洲20世纪60年代在推行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重工轻农,对农业投入特别有限。许多非洲国家长期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不过,这一点并没有对索马里有什么影响。
艾滋病让农业雪上加霜。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公布的《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全世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3320万,而有超过80%的艾滋病患者都集中在非洲,其中东非占据了30%的名额。
索马里也是深受其害,尽管穆斯林对男女关系定位得很严格,但是随着时代的推进,加上难民的流动,艾滋病也严重影响了索马里。
20多年来,艾滋病对非洲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4年发布的“艾滋病与非洲农业的关系”一文中,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非洲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容易受艾滋病的冲击。
首先,农民生病和死亡数量的增加,不但直接减少劳动力,还使照看病人的家属脱离了生产第一线,服丧期间不干农活的传统习俗也造成了农民收入的损失。
其次,一些国家的土地所有权继承制度是以男性为中心,越来越多的寡妇在丈夫病死后无权继承土地,从事农耕困难重重。
最后,艾滋病造成农产品种类的单一化,因为农民生病和死亡直接影响咖啡和香蕉等需要高人力投入的重要经济作物的种植,转而更多地种植甘薯、玉米等需要人力投入少的抗旱作物,这就改变了以往出口优势经济作物换取粮食的贸易模式,以至于穷得买不起粮食。
关于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法拉赫说出了自己几个关键的想法。
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该项目旨在为西非培养出本土成长的农作物专家,从而克服为数不多的科学家的人才外流现象。
目前,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即使在贫穷的非洲,人才外流也十分严重,非洲国家每年有2万多名高素质人才离开本国,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