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仙侠小说>不明察觉什么意思> 第470章 塞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0章 塞王 (1 / 2)

虽然皇帝说得挺有道理,可在场的三位太监却都面露难色。有道是兔死狐悲,皇帝终于要对太监下手了。

该埋怨吗?按理说真不该,甚至要庆幸。从景阳皇帝登基开始,刀子第一个抡向了皇族,第二个是官员,第三个是军队。

手段基本一样,先降低待遇,再裁撤数量,最后收缴权力。试问和皇族、文官、武将们比,宦官更高贵吗?显然不是,所以挨到三板斧是早晚的事,太正常不过了。

“……此事是否要知会内阁,还请万岁爷明示!”定了定神,王安再次提问,他想通过这个问题搞清楚皇帝的决心和步骤。

“朕又没说马上裁撤,就没必要打扰大学士了。你们合计着办吧,每年少入宫一些,以人手不齐为由少向南京派送,用不了几年那边就会空下来。”

皇帝表达的很明确,不希望大张旗鼓搞裁撤,而是要挂羊头卖狗肉,以紫禁城里缺少人手为由,减少南京皇城各监太监的数量。

这样的好处就是温水煮青蛙,等有心人发现了也既成事实了,想不裁撤都不成,很符合一贯阴损的办事风格,也比较符合太监群体的利益,至少对紫禁城的太监们没影响。

“万岁爷圣明……有工科给事中归子顾奏言……”听到皇帝这么讲王安等人就放心多了,于是良善拿出了第二份题本放到了御书案上。

“念……”不过皇帝没接,也没抬头,两只眼死死盯着桌面上的另一份奏报,只崩出一个字。

“工科给事中归子顾奏言,江南岁供财赋半于天下。江南财赋出于农田,农田以水为利,亦以水为害,全系吴淞江之通塞。

吴淞江通,则太湖之水有纳有吐,不为民害。吴淞江塞,则太湖之水有纳无吐,大雨暴至,四向溃出,淹没居民,冲毁田地。自隆庆中巡抚海瑞修浚至今已四十余年,因年久失修,致使三吴之民多年尽为鱼鳖,田禾颗粒无收……”

司礼监秉笔良善的嗓音还是不错的,比王安和王承恩都浑厚,朗读技巧也掌握的恰到火候,不急不缓字字清晰。可是皇帝好像听着不太顺耳,眉头越皱越紧,刚听了半截就出言打断。

“速让袁可立派松江造船厂工匠查明吴淞江水情,如情况属实,发内阁拟旨,若夸大其词,就让归子顾回上海老家当鱼鳖去吧!”

“朝鲜国……”王安和良善对视了一眼,觉得这么处置虽然粗暴了些也算合理。风闻奏事确实是言官们的权力,可是用在灾情上未免有些卑劣,如果归子顾真的这么做了,那只能算他倒霉。

“先等等,王安,你去把东厂里有关代王、晋王、庆王和肃王的卷宗都拿来!”刚要汇报一下个事项,结果又被打断了。

“……万岁爷,除了东厂,锦衣卫和宗人府也有相关记载。”不愧是从小陪着皇帝长大的,只要看一眼表情就知道事情大小,马上开始拾遗补漏。

“都一并拿来,不要说是朕想看,找个不引人注目的借口。再帮朕想想,朝臣中有谁对这几位藩王了解的比较清楚?”皇帝终于把头抬了起来,向王安点了点头,然后又提出一个要求。

“万岁爷,若论史谁还能比翰林院的修撰更精通?”王安眨巴眨巴眼,知道皇帝健忘症的毛病又犯了,连忙上前两步凑到御书案近前,压低声音提醒。

“……草!王承恩,去请礼部左侍郎明日巳时后入宫,就说朕想听史了!你们俩也把手里的差事先放放,陪朕一起把这几家藩王府的案卷找出来。”

属下很顾及皇帝的面子,可皇帝自己却不太注重仪表,重重一巴掌拍在额头上,嘴里随即出来个古怪的发音。

王安说的没错,做为皇帝想找个熟悉各家藩王底细的人太容易不过了。翰林院不就是干这个工作的嘛,里面有大明最好的文学家、哲学家,自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