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可以改變大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朝廷財政,提高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與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
然而也因此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可封建社會一定程度上,大地主階級卻是國家重要的中間支柱。
若這一部分人生亂,那麼朝廷必然出大亂子,甚至國家都會產生動盪,有傾覆之危,而這也是高鵬會建議趙煦設法掌控兵權的原因。
變法這種東西,本身就像是給社會動一場大手術,肯定會有陣痛,甚至是生死大劫,手術成功,便重獲新生,手術失敗,自然是只能聽到醫生的一句「我們已經盡力了」。
或許王安石臨死之時,腦子裡也是這麼一句吧!「臣已經盡力了」。
而趙煦如今明白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所以他親政後的重中之重,就是掌握軍隊,只要有兵權在手,哪怕國家被造得稀巴爛,他也能從容的重新建立一個新秩序。
當然,對禁軍的洗腦也是必不可少的,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軍中走一遭,拉進與將士們關係的同時,也會給他們「上課」,細說新法的好處。
本來如今禁軍將士對趙煦,就處於狂熱崇拜的狀態,而將士們也大多來自於社會底層的貧民,趙煦的洗腦自然也事半功倍,所有禁軍將士,都成了新法最堅定的擁護者。
相信任何人膽敢阻撓,趙煦手指所指之處,便是禁軍將士們攻殺的方向。
除了內掌兵權,整肅朝綱這些準備,趙煦也沒放鬆對地方軍隊的控制,特別是邊軍,而邊軍之中,又猶以雁門關為重中之重,畢竟,這裡可是面對契丹遼國的第一道防線。
他以丐幫弟子為耳目,結合東京細作,將所有邊軍將領的個人情況盡數掌握,這個作為的作用,可是十分不小。
便如天下第一世界,鐵膽神侯朱無視掌握了十大將軍的所有情況與把柄,便足以逼迫十大將軍隨他起兵造反。
更不要提這些情況由皇帝親自掌握,那他們還不是只有俯首聽命的份?只消趙煦稍稍敲打,那些領兵將領立馬態度大變,邊軍的風貌也大為改變。
最最基本的,趙煦至少不用擔心他們再謊報軍情,亂認戰功,畢竟,皇帝可親自時刻盯著他們吶!
如原劇中,明明是蕭峰以一死,退了耶律洪基與遼國軍隊,守關宋兵不僅不開城門,害死大量中原武林豪傑,反而還將功勞攬在了自己身上。
最後戰報變成了:末將親率部下將士,血戰數日,力敵遼軍十餘萬,幸陛下洪福齊天,朝中大臣指示機宜,眾將士用命,格斃遼國大將南院大王蕭峰,殺傷遼軍數千,遼主耶律洪基不逞而退。
這些邊軍將領可謂無恥之猶,但又有什麼辦法呢?趙煦坐在皇宮之中,跟瞎子沒什麼兩樣,還不是只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第十二卷 第八十章 宰相成州官 何苦來由
在趙煦貶斥蘇軾之時,朝中執政的都是高太后任用的舊臣,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反對變法派,被趙煦一個個的罷免貶斥。
翰林學士范祖禹上奏道:「先太皇太后以大公至正為心,罷王安石、呂惠卿新法而行祖宗舊政,故社稷危而復安,人心離而複合。」
「及至遼主亦與宰相議曰:『南朝遵行仁宗政事,可敕燕京留守,使邊吏約束,無生事』,陛下觀敵國之情如此,則大宋人心可知,今陛下親萬機,小人必欲有所動搖,而懷利者亦皆觀望。」
「臣願陛下念祖宗之艱難,先太皇太后之勤勞,痛心疾首,以聽用小人為刻骨之戒,守天祐之政,當堅如金石,重如山嶽,使宋遼一心,歸於至正,則天下幸甚。」
趙煦越看越怒,這話的意思是,高太后行仁宗舊法,遼國就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