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sby)的重要性在于gat(枪),终结了盖茨比的生命的枪。再者,“盖茨比”读起来很像法语中的动词gaspiller,浪费之意。写作该书时菲茨杰拉德住在法国,因此这并非不可能。照此说来,盖茨比就是一个被人枪杀、浪费了生命的人。
他们为什么要匿名出书
“据说约翰?洛克的《政府论》最初的法译本书名叫《梅毒研究》,译者用这个书名掩饰其政治性,这让洛克显得很幽默——毕竟,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英国,梅毒和专制都被认为是法国人独有的苦恼。可是洛克虽然也会开这样的玩笑,他却坚持要匿名出版这部作品。”这种要求现在看来很奇怪,但是伦敦大学英语系教授约翰?马伦(John Mullan)在他的新作中提醒我们说,匿名出版曾经是“20世纪之前很常见但人们一直不觉得值得置评的一种现象,我们已经忘记了最早读《格列佛游记》和《理智与情感》的人不得不猜测它们的作者是何许人”。
最初出版时没有署名的作品包括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蒲柏的《劫发记》、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司各特的《威弗利》、简?奥斯汀在世时出版的所有小说。18世纪最后30年出版的英国小说中70%是匿名的,19世纪最初30年里50%是匿名的。自从16世纪书名页通行之后,很多作者都觉得自己有理由要对署名保持警惕。
匿名出书的动机多种多样。首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宗教和###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在一本会引起争论的书上署上自己的名字等于自寻死路,至少也会让你丢掉一条胳膊。1579年,约翰?斯塔布斯被发现是一本向女王进谏的书的作者后,被人砍掉了右臂(遭遇这种侵害之后,他仍不屈不挠地用另一只手摘掉帽子并高喊“上帝保佑女王”,以表达他的忠心)。
拜伦匿名出版他的《唐璜》的前两章,因为1816年初,他那结婚才一年的妻子忽然离去,接着提出分居的要求,他担心他那些讽刺之词在他跟妻子争夺孩子的监护权时对他不利。
在讽刺文学于18世纪达到其鼎盛期的时候,作者又面临一种新的危险:会让一些被激怒的无赖叫出去决斗。诗人德莱顿在一家咖啡馆外因为一篇不是他写的讽刺文章被人狠狠打了一顿。因为张冠李戴而遭到毒打还不是匿名出版带来的唯一的不公正的结果。作者因为匿名能躲过一劫,印刷商或杂志的编辑就成了报复的目标。
除了保护自己之外,匿名也被用于自我推销。司各特和蒲柏等人把隐藏自己的身份当做挑逗读者的手段,跟读者玩捉迷藏,引发读者对作者身份的兴趣。司各特曾经写道:“当我结束一次愉快的旅行回来之后,发现《威夫利》风靡一时,公众在紧紧地追问作者的名字,这让我感到特别满足。”
对这种做法,现代人也并不陌生。1996年1月,一部名为《原色》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讲述的是一位名叫斯坦顿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努力赢得党内初选的故事,书中的情节跟克林顿的事迹非常相像,该书在护封上说它是“知情人对初选的竞选过程的亲身经历”,书评人都看出它记述的是克林顿1992年竞选总统的一个阶段。不同寻常的是该书封面上署名是“匿名”。媒体猜测作者是克林顿年轻的顾问乔治?斯蒂芬普洛斯。结果乔治不得不屡次出面予以否认。每一种新的猜测都会提升它的销量。在出版一个月之后,制片人和导演迈克?尼科尔斯购买了它的电影改编权。笔迹鉴定最终解决了这个谜团。《华盛顿邮报》拿到了上面有手写笔记的书稿,笔迹专家把它和数位政治记者的笔迹做了比对,随后《华盛顿邮报》宣布美国《新闻周刊》的专栏作家乔?克莱因是《原色》的作者。同一天,克莱因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此事。起初他以为别的记者会感到很有趣——他还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