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3部分 (4 / 5)

名不正则言不顺。

施泰德一天不正式上位,华腾汽车集团内部就依旧会有各种暗流,很多工作也难免会遇到阳奉阴违的局面,总是靠陈志辛在幕后协调也绝非益事。

关于施泰德能不能担任联席合伙人,能不能担任华腾汽车集团的董事长,在华腾汽车那边可能还有一些争议,但在财团理事会这边,基本已无争议。

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至少有几件事,施泰德让徐腾和财团理事会这边是很满意的,一、最重要的一点,他在任内快速整合奥迪公司,说服奥迪内部的大部分中高管层,整体性的融合到华腾汽车集团;二、hbf“华宝福汽车信贷融资服务股份公司”顺利整合成立,为华腾、宝马、福特、长安、沪汽、东汽、一汽、吉利8家汽车公司的产品,提供广泛的汽车融贷服务。

三、说服斯堪尼亚公司,同意华腾汽车集团的整合方案。

关于斯堪尼亚的事,徐腾本来期望值颇高,结果在他花费巨资,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帮斯堪尼亚从大众集团和man公司脱身后,对方又玩宝马那一套技术为王的策略,利用瑞典的法律保护体系和他搏弈,想要以此胁迫华腾汽车集团,保持完全独立的运营资格。

徐腾很讨厌欧洲人的这种傲慢与自负,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则是你们定的,拿了我的钱,还想继续高高在上,以为我们中国人好欺负是吧?

徐腾当时是明确告诉斯堪尼亚的高管层,如果你们继续这种狡诈的策略,对不起,他就当这些钱扔了,就和你们斗,弄到你们全部失业破产为止。

等这些人的保护性合同全部到期,他全部踢出局,从高管到工人集体下岗,他拿走品牌和技术产品线,重新投资办厂。

这当然只是徐腾的一种负气之词,一种施压的态度。

在无法有效重组的基础上,他的真实决策是先施压,争取一个稍微有利的局面,骗对方拿出最新的技术平台,然后就挖走部分人员,最后将斯堪尼亚甩卖给宝马集团,利用对方的剩余价值换取更多的宝马集团股份。

毕竟是40亿美元级别的大投资,即便投资失败,他也必须想办法止损。

在这样的一个大局面,在双方的重组谈判完全失败的情况下,鲁佩特…施泰德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分批次安排斯堪尼亚公司的员工赴华旅游,参观华银财团和华腾汽车公司的总部,研发中心。

这个人很懂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那些想法,也很有耐性,最终说服斯堪尼亚公司接受新的重组方案,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四个领域,全面接轨华腾汽车集团。

这件事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但还是办的很漂亮。

什么叫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多聪明,也不是有多少知识和学问,而是能不能将事情搞定。

你能处理大家都搞不定的事,你就有能力!

所以,虽然华腾汽车公司内部,特别高管层内部还有一些争议,徐腾和财团理事会这边已经定了,这个人的能力是能胜任这个职务的,优点很明确,对华腾汽车集团的国际化进程是很有益的。

哪怕鲁佩特…施泰德是cfo和财务出身,在汽车技术和产业链领域的经验有所不足,也可以通过其他高级合伙人的匹配,通过增加一位设计总监,设置多个项目总监的方式弥补短板。

徐腾和华银财团理事会,这些年总结了很多优秀的企业管理策略,一旦选定了联席合伙人,整个高管团队,整个产业领域的梦之队都要围绕联席合伙人的特点匹配,包括企业的制度都可以随之调整。

徐腾的经验很简单,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人,不是企业架构和制度,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个优秀的产品研发团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