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部分 (3 / 4)

重了。

幸好,脚印来了,搭救了我,要不然我接下来真得去找心理医生了。

去年8月,与脚印在绵阳的一次偶然谈话重新激活了我表达的欲望,让我第一次有了用文字把个人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的想法。对于完成这一任务,起初我并没有太充足的信心,后来在脚印的循循善诱下,自己把心态放平和了,文字也就顺顺当当地出来了。文字出来了以后,我试着回过头再去看看,居然每看不足数页,就会自己流出眼泪来。奇怪了,我原来没想过要动声动色呀,那些文字怎么就变得如此的情感化了呢?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好多的情绪、情感都沾染到文字里去了。唉,这才叫“落花无意,流水有情”呀。原来不必刻意,也能传情。感谢脚印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这位“5·12症候群”患者用对个人经历与感受的回溯完成了一次彻彻底底的自我排解与救赎。现在,我的心里畅快多了,症状也缓解了许多。

地震只是一种自然现象,“5·12”却是一个巨大事件。有说这次地震千年不遇,换言之,人类数千年积攒起来的智慧也不足以体认这一巨大事件。果真如此,我所说要传达“事件之一种真实”就是在妄言了。别说全部的真实,就是“一种”也很难做到。但是“真”和“诚”其实并非同一概念,前者指向客观,后者指向主观。渺小者若我,如果没能力保证自己表达的一定是“真实”的话,我至少保证自己是在努力一种“诚实”的表达。出此考虑,我把书中全部的文字明确分为两类:客观的和主观的。前者是原生态的语言,后者是我的感受的文学。客观部分的文字,我尽量保存它的原生态,避免矫饰。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千言万语(代后记)(2)

此前,我读过一些访谈录,我不太赞同把口述者的语言转换成作者的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这样做既丧失了原生态语言的生动性,也失去了原生态语言所特有的那种现场氛围感。这两样东西都很宝贵,只在原生态的口语中才有,一转换成书面语,立即消失。第二个问题,如果讲述者是用心和感情在讲述的话,他的语言本身是有生命的,它自成一个世界。在这个有生命的语言世界里,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其丰富程度,超出转述者的想象,甚至超出讲述者自己的本意。这其中有多少信息我们读懂了呢?不肯定。既然不肯定,就最好别割裂它,保留其鲜活性。说句实话,主观部分的文字我写得比较顺也比较省力的,反倒是客观部分的文字,我是费尽了心思:有时候一句录音要反复听上几十遍,生怕转述错了,曲解了当事人的原意;有些地方的一次停顿、一声咳嗽,甚至于一句口误,我也是尽量保留;方言,声高声低,宁愿加注释,也要保持原貌,生怕因为自己的擅做主张,丢失了话语中的那些“意义”或“意思”。我就是带着这份诚惶诚恐,来努力贴近事件的“真实”的。当然,有些时候出于对当事人的保护或读者阅读心理的考虑,对某些文字必须做点“活儿”,但原则是:可以删减,但不篡改。

再说感动。如果说一件事让您动了感情,那么动了您感情的,不是事件,而是事件背后的人。“5·12”作为一个巨大事件,在一瞬间把人还原到了本初状态,那一刹,做什么,靠的是本能,想什么,全源于本心。人在那种时候,是没办法做任何的矫饰与遮掩的,这时候释放出来的,是人的本性;隐含其中的,是世界的真谛。访谈中与当事人的每一次看似平常的对话,都是一次与人性中最本真部分的遭遇,令我的灵魂震颤。为了这,我要真诚地感谢每一位访谈对象,是他(她)们让我有幸见证了什么叫人性的纯粹与高贵。

您在这里见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基层党政干部。说实话,对这个群体,公众了解得并不多,在特殊的体制和文化背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